[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27376.3 申请日: 2017-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7898992A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许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 许玉龙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1/04;A61K31/045;A61K35/618;A61K33/26
代理公司: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代理人: 杨霞,翟攀攀
地址: 2392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慢性 肥厚 咽炎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肥厚性咽炎又称慢性颗粒性咽炎及咽侧炎、慢性咽炎。本病较多见。咽部黏膜充血增厚,黏膜及黏膜下有较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在黏液腺周围的淋巴组织增生突起,在咽后壁上变现为多个颗粒隆起,呈慢性充血状,有时甚至融合成一片。黏液腺内的炎性渗出物被封闭其中,在淋巴颗粒隆起的顶部形成囊状白点,破溃时可见黄白色渗出物。此型咽炎常累及咽侧索淋巴组织,使其增生肥厚,呈条索状。

慢性咽炎常为慢性单纯性咽炎的继发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或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所致。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等的刺激及喜食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引起慢性咽炎。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肾疾病等也可引发此病。本病常表现为咽部不适、疼痛、痒或干燥感,时有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至呕心;咽黏膜增厚,暗红色,有小血管扩张,咽后壁有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散在突起,甚至融合成片。咽侧索增厚,两侧呈条索状向咽腔突起。咽后壁可有黏稠或黏脓性分泌物。

目前对于慢性肥厚性咽炎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但无特效药,其中,中医辨证论治效果较满意,中医中药具有根治性强、不易反复、副作用小等优点,由于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药理,各味中药间正确的配合会产生有益的联合作用,而中药的份量对病情的影响不容小视。因此,开发服用安全、组成和份量准确,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选用多味中药,相互配合,以化痰止咳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合理调配上述诸药用量,标本兼治,达到较好的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半夏10-14份,生姜5-7份,石胡荽10-14份,礞石18-22份,海蛤壳18-22份,橄核莲5-7份,爵床8-10份,紫花地丁8-12份,白薇0.1-0.3份,板蓝根8-12份,络石藤8-12份,冰片8-10份。

半夏,别名为三叶半夏、三叶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地文、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和姑、蝎子草、地珠半夏、麻芋果、泛石子、地鹧鸪、地茨菇、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捉嘴豆子、地巴豆、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珠半夏、裂刀菜、麻草子、害田等,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味辛,性温,归胃、脾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本品还具有镇咳、镇吐等作用。

生姜,别名姜、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生姜汁,为姜属植物的块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味辛,性温。归胃、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之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本品还具有抗菌及抗原虫作用。

石胡荽,别名球子草、石胡蒌、地胡椒、三牙戟、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二郎剑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味辛,性温。归肺、肝经。能袪痰止咳,通鼻窍,解毒消肿。用于百日咳,鼻渊,疮疡肿痛,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

礞石,为变质岩类岩石绿泥石片岩或云母片岩的石块或碎粒。味咸,性平。入胃、肺、肝经。有坠痰,消食,下气,平肝之效。主治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痫,咳嗽喘急,痰涎上壅。

海蛤壳,别名海蛤、蛤壳等,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味咸,性平。入大肠、小肠、胃、膀胱经。能清热,利水,化痰,软坚。主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

橄核莲,为爵床科植物橄核莲的叶或全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痢疾、腹泻,咽喉肿痛及肺热咳嗽,疮疖肿毒,蛇虫咬伤等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玉龙,未经许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7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