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绸织物用亲水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8093.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1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坡;胡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氟聚化学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3/46;D06M15/53;D06M13/188;D06M13/207;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绸 织物 用亲水 柔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绸织物用亲水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物柔软剂领域。所述丝绸织物用亲水柔软剂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为1%~20%、酯基季铵盐为5%~20%、非离子乳化剂为1%~10%、强碱弱酸盐为0.1~0.5%、有机酸为0.1~0.5%及去离子水为余量。本发明的丝绸织物用亲水柔软剂中各组分相互协同配合,品质稳定性好,不仅能赋予丝绸织物柔软、蓬松、飘逸的手感,而且不影响丝绸织物的劈裂和色泽,同时增加丝绸织物的亲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物柔软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绸织物用亲水柔软剂。
背景技术
丝绸以其舒适保健的服用性能、飘逸悬垂的外观以及光滑柔软的手感,作为高端服装面料,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丝绸织物用柔软剂一般为脂肪族酰胺类柔软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少量的氨基改性硅油配合使用,只是具有单一的改善手感的功能,而且质量稳定性、亲水性及手感有待提高。
中国专利201210426114.3(公告号CN 102952273 B)公开了一种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该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的乳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在处理织物时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处理后的织物,有很好的抗泛黄性、耐洗性和蓬松感。但是直接使用该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处理织物的亲水性和手感还有待提高,而现有技术中也未公开使用该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制备的适于丝绸织物使用的柔软剂。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绸织物用亲水柔软剂,本发明提供的丝绸织物用亲水柔软剂品质稳定性好,不仅能赋予丝绸织物柔软、蓬松、飘逸的手感,而且不影响丝绸织物的劈裂和色泽,同时增加丝绸织物的亲水性能。
本发明的丝绸织物用亲水柔软剂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为1%~20%、酯基季铵盐为5%~20%、非离子乳化剂为1%~10%、强碱弱酸盐为0.1~0.5%、有机酸为0.1~0.5%及去离子水为余量;
优选的,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为5~20%、酯基季铵盐为5~15%、非离子乳化剂为3~10%、强碱弱酸盐为0.2~0.5%、有机酸为0.3%及去离子水为余量。
进一步优选的,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为5%、酯基季铵盐为15%、非离子乳化剂为3%、强碱弱酸盐为0.2%、有机酸为0.3%及去离子水为余量。
所述两性离子型氨基硅油可用如下通式表示,
其中,R1为C1~C12的烷基、烷氧基或羟基;R2为甲基或羟基;R3为单胺类基团;R4为阴离子改性单胺类基团;x,y,z均为正整数,5≤x+y+z≤1000。
优选的,
进一步优选的,R1=CH3;R2=羟基;x=10,y=5,z=200。
优选的,所述酯基季铵盐为三乙醇胺酯基季铵盐和N,N-二(酰胺基乙基)-甲基季铵盐中的一种或者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或仲醇聚氧乙烯醚。
优选的,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优选XP 50和XP 9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XP 50和XP 90为巴斯夫提供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的牌号;所述仲醇聚氧乙烯醚优选15-S-5、15-S-9、15-S-12和15-S-15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15-S-5、15-S-9、15-S-12和15-S-15为陶氏化学提供的仲醇聚氧乙烯醚的牌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氟聚化学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氟聚化学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