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8429.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9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罗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B61D1/00;B61K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客车辆 车厢 站台 固定车厢 公共交通系统 动态同步 同步运行 轨道 乘客 车用 等距平行设置 可拆卸连接 动力车头 动态结构 轨道布置 连接机构 行车效率 动力车 进站 装载 行驶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站台、车用轨道、搭乘轨道和载客车辆;搭乘轨道与车用轨道等距平行设置,站台沿搭乘轨道布置有若干;载客车辆包括动力车头、固定车厢和切换车厢;动力车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装载乘客的固定车厢,切换车厢可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车厢连接/脱落;切换车厢包括换乘车厢和搭乘车厢,与载客车辆可拆卸连接并同步运行的为换乘车厢,停靠在站台内的车厢的为搭乘车厢;通过采用动态结构的设计,使得站台能够在载客车辆进站时带动乘客与其同步运行,从而实现了车辆不用停靠以及起步便能实现乘客的搭乘,使得载客车辆可以处以一直行驶当中,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载客车辆的行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公共交通工具是服务与社会群众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就目前来说,最为常见的当然是各个城市当中的公交车,公交车座位城市交通工具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不仅仅是其相对低的乘车成本,更是由于其布满整个城市交通网络,对于乘客来说,乘车非常方便,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乘车需求,并且现在城市交通中有专门的公交专用车道,给公交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为低碳出行做出了不可忽视贡献,但公交基于其车型和出于其安全考虑,一般都设定了限速,这边使得公交出行花费的时间更多,尤其是公交车没到一站之后需要停靠一段时间,而停靠后车辆重新起步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边又增加了公交车耗时的因素,为赶时间的乘客造成困扰,也是基于此很多人便选择了自身开车出行,从而给环境带来污染、造成负担。
基于公交车的上述现象,为了保证公交车也能够快速达到乘客需要达到的目的地,城市快速公交应运而生,快速公交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集成调度系统),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模式的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通过采用专用车道,虽然快速公交能够相对于普通公交速度较快,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其运行过程中的耗费的时间,但是由于其不同于普通车道,在乘车方面对于乘客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同样也存在停车、起步耗费时间的现象。
站台是专门为城市候车市民建设的公共设施,它提供了人们候车场所,为市民候车亭提供了方便。目前站台提供一个定点乘车的公共设施,但是其除了与提供定点位置换乘车以外,相对于公交车以及乘客来说其功能性还不够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通过采用动态结构的设计,使得站台能够在载客车辆进站时带动乘客与其同步运行,从而实现了车辆不用停靠以及起步便能实现乘客的搭乘,使得载客车辆可以处以一直行驶当中,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载客车辆的行车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动态同步搭乘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站台、车用轨道、搭乘轨道和载客车辆;所述搭乘轨道与车用轨道等距平行设置,所述站台沿搭乘轨道布置有若干;所载客车辆包括动力车头、固定车厢和切换车厢;所述动力车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装载乘客的固定车厢,所述切换车厢可通过连接机构与固定车厢连接/脱落,用于乘客动态上/下车;所述切换车厢包括换乘车厢和搭乘车厢,与载客车辆可拆卸连接并同步运行的为换乘车厢,停靠在站台内的车厢的为搭乘车厢;所述切换车厢上设有独立的驱动装置,搭乘轨道用于切换车厢的运行和停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