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耐磨钢板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9327.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斯德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50;C22C38/48;C22C38/46;C22C38/5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致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耐磨 钢板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硬度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0.47-0.49%、Si:0.41-0.43%、Mn:0.23-0.25%、P≤0.002%、S≤0.003%、Cr:1.13-1.15%、Mo:0.62-0.64%、Ni:0.71-0.73%、Ti:0.033-0.035%、Nb:0.011-0.013%、V:0.16-0.18%、B:0.003-0.005%、N≤0.003%、O≤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0.47%、Si:0.41%、Mn:0.23%、P≤0.002%、S≤0.003%、Cr:1.13%、Mo:0.62%、Ni:0.71%、Ti:0.033%、Nb:0.011%、V:0.16%、B:0.003%、N≤0.003%、O≤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0.48%、Si:0.42%、Mn:0.24%、P≤0.002%、S≤0.003%、Cr:1.14%、Mo:0.63%、Ni:0.72%、Ti:0.034%、Nb:0.012%、V:0.17%、B:0.004%、N≤0.003%、O≤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0.49%、Si:0.43%、Mn:0.25%、P≤0.002%、S≤0.003%、Cr:1.15%、Mo:0.64%、Ni:0.73%、Ti:0.035%、Nb:0.013%、V:0.18%、B:0.005%、N≤0.003%、O≤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高硬度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流程: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LF+RH精炼-连铸-铸坯加热-除磷-轧制-控冷-探伤-抛丸-淬火-回火-矫直-切割-取样-喷印标识-检验-入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加热采用分段加热,先将铸坯于1120-1150℃加热5-7分钟后,再将铸坯于1210-1230℃加热12-15分钟;所述轧制分为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020-1050℃,终轧温度1080-1100℃,所述精轧的开轧温度810-830℃,终轧温度980-1000℃;所述控冷采用分段冷却,先将钢板通过水冷至670-690℃,再通过压缩空气冷却至室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硬度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加热采用分段加热,先将铸坯于1120℃加热7分钟后,再将铸坯于1210℃加热15分钟;所述轧制分为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020℃,终轧温度1080℃,所述精轧的开轧温度810℃,终轧温度980℃;所述控冷采用分段冷却,先将钢板通过水冷至670℃,再通过压缩空气冷却至室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硬度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加热采用分段加热,先将铸坯于1130℃加热6分钟后,再将铸坯于1220℃加热13分钟;所述轧制分为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030℃,终轧温度1090℃,所述精轧的开轧温度820℃,终轧温度990℃;所述控冷采用分段冷却,先将钢板通过水冷至680℃,再通过压缩空气冷却至室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硬度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加热采用分段加热,先将铸坯于1150℃加热5分钟后,再将铸坯于1230℃加热12分钟;所述轧制分为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050℃,终轧温度1100℃,所述精轧的开轧温度830℃,终轧温度1000℃;所述控冷采用分段冷却,先将钢板通过水冷至690℃,再通过压缩空气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斯德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斯德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93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
- 下一篇:施工安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