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SS-42L轴承钢超低温离子注入复合强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9522.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0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杰;邵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48 | 分类号: | C23C14/48;C23C14/02;C23C14/58;C21D9/40;C21D6/04;C21D1/7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钢 超低温 离子 复合强化 气体离子束 一体化材料 真空热处理 表层强化 金属离子 气体离子 强化处理 注入气体 大束流 改性层 抗疲劳 离子束 耐磨损 强韧性 强韧 深冷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S‑42L轴承钢超低温离子注入复合强化方法。所述轴承钢的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气体离子束对轴承钢进行清洗;(2)采用低能大束流气体离子对经步骤(1)处理后的所述轴承钢进行真空热处理;(3)采用中能离子束在步骤(2)得到轴承钢表面交替注入气体离子和金属离子;(4)采用超低温对步骤(3)注入过程中的轴承钢进行深冷强化处理;至此得到强化轴承钢。本发明采用超低温离子注入复合强化CSS‑42L轴承钢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CSS‑42L轴承钢的次深表层强化深度,显著提升其耐磨损、抗疲劳、强韧性、硬度等性能,在CSS‑42L轴承钢次深表层形成强韧一体化材料改性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温离子注入复合强化CSS-42L轴承钢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的深冷处理和离子束表面强化交叉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是航空发动机中重要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各种航空发动机主轴及传动附件,其性能的优劣会严重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性能。由于航空轴承工作在高温、重载、高速等恶劣环境中,对航空轴承材料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需要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高强高韧表面性能来抵抗磨损,同时心部有良好的抗断裂性能。CSS-42L轴承钢是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继GCrl5钢和M50NiL钢之后的第三代轴承钢,具有良好的抗断裂韧性和强度。但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性能轴承数量呈快速增长之势,其应用性能要求不仅包括了高速、高承载能力、高可靠性、长寿命等特征,而且在一些特殊应用条件下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和短时间的贫油运行能力,因此,现有的CSS-42L轴承钢的耐磨损、抗疲劳、强韧性、硬度等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CSS-42L轴承钢强化处理技术方面也要有新的创新和突破。
为提高CSS-42L轴承钢的综合性能,如提高其抗腐蚀、抗磨损、抗氧化及抗疲劳性能,提高表面硬度和韧性,降低轴承材料的摩擦系数,改善轴承工作面的微观结构和高强高韧性能等,目前已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采用轴承工作面离子注入技术,由于CSS-42L轴承钢的材料成分和组织结构与其它轴承材料具有较大区别,注入的元素类别视具体性能要求的不同,可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元素,各类离子的注入可有助于析出金属化合物和合金相,形成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减少粘着磨损,增强基底强度,提高润滑性能,显著提升轴承钢表面减磨耐磨性能,且该技术绿色无污染。但是离子注入改性层比较浅,强化效果已经无法满足高速重负载轴承性能进一步提升性能的要求。
因此,现有的CSS-42L轴承钢离子注入后的强韧性、耐磨损、抗疲劳、硬度等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低温离子注入协同强化CSS-42L轴承钢的方法,克服了现有离子注入改性层比较浅、强化效果仅仅局限于表层、无法改变CSS-42L轴承钢内部组织及性能、满足CSS-42L轴承钢高强韧性特征的缺点;本发明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CSS-42L轴承钢的次深表层强化深度,在CSS-42L轴承钢次深表层形成强韧一体化材料改性层,显著提升了其耐磨损、抗疲劳、强韧性、硬度等性能,降低了摩擦系数,改善微观结构的低温或高温性能等,提高传动轴承钢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轴承钢的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气体离子束对轴承钢进行清洗;
(2)采用低能大束流气体离子对经步骤(1)处理后的所述轴承钢进行真空热处理;
(3)采用中能离子束在步骤(2)得到轴承钢表面交替注入气体离子和金属离子;
(4)采用超低温对步骤(3)注入过程中的轴承钢进行深冷强化处理;至此得到强化轴承钢。
上述的强化方法中,所述轴承钢为CSS-42L轴承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9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镍铬合金的连续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连续镀膜系统及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