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早期水体分析与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9715.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波;赵力彬;丁超;韩为;黄志龙;杨学君;孙雄伟;张同辉;刘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9/08;E21B4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2100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裂缝 致密 砂岩 早期 水体 分析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早期水体分析与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具备现场计量站的气井进行地层水取样,开展水常规化学分析并判断水样是否受到污染;步骤2,判断所取未受污染的原状地层水的水类型;步骤3,建立地层水类型判别的综合地球化学图版;步骤4,构建地层水类型随时间演化曲线;步骤5,对试气期、试采期或生产中无计量设备的气井进行水样采集,确定所取未受污染的原状地层水类型;再结合代表性气井产水类型与产水量演化规律曲线,判断取样井所处产水阶段,进而预测地层水产出趋势;具有能有效避水和预测准确率高、提高开发经济效益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早期水体分析与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致密砂岩气在我国天然气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是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领域,受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介质条件的影响,形成断层-裂缝-基质孔隙的多尺度储集空间系统,受裂缝发育非均质性与孔隙结构复杂等因素影响,导致地层水赋存状态、分布特征与水化学性质复杂,存在单井普遍见水,部分井投产后生产见水快等地质问题。开发过程中,天然气井产水轻则使储层发生水锁效应,重则受裂缝沟通边底水造成水侵、水淹,严重影响气井的稳产、高产,甚至导致气井报废。因此,研发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早期系统分析与产水趋势预测技术,对气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成熟的水体系统分析方法与预警技术。前人通常采用经验法,例如针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前人将气井产水分为凝析水和纯地层水,凝析水产出阶段产水量很低,氯根含量很低;在纯地层水产出阶段,气井产水量大,水样氯根含量高。气井生产过程中,一旦产水量较高,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表明要进入纯地层水产出阶段,气井面临水侵、水淹的风险,需要及时采取控产、控水措施。但这些经验方法尚未形成系统分析技术,不利于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产水情况的早期认识与预测。
针对碳酸盐油气藏,提出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油气藏水体分析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将地层水分为断裂水、边底水、封存水和凝析水,通过地层水常规分析参数与漏失钻井液参数或者漏失井水样参数对比,判断水样是否受到污染;根据水样地球化学参数与区域地层水化学参数平均值对比关系,结合取样井地层水产出曲线特征,判断水样类型,进而提出开发技术调整对策。
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埋深大、钻井成本高、风险大,早期预警地层水产出类型与趋势,对生产过程中有效避水,提高开发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一: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产出与演化特征,前人形成了一些经验性的规律认识,气井生产过程中地层水由凝析水向纯地层水演变,地层水氯根含量随生产时间推移逐渐变大。但针对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还没有形成定量化的系统分析技术方法体系。
现有技术二: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水体分析系统和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样本油气井的水样基本参数与漏失钻井液或者邻井水样参数对比,判断样本水样是否为原状地层水;然后根据样本水样是否为原状地层水的判断结果,将样本水样类型参数与区域水样参数平均值对比,判断样本水样类型;进而结合气井产水曲线形态,对取水样井进行生产措施调整。本发明通过判断识别生产井产出水体类型,针对不同水体特征,对生产井制定不同的开发技术措施。
现有技术二的技术缺点:
1)不是针对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二者储层类型、气水分布与产出机理存在本质区别,不能替代使用;
2)不够定量化,水样是否受到污染、地层水类型判别,没有提出定量化评价方法;
3)地层水类型判断中需要用到气井生产演化曲线,即生产已经到了该阶段,才能判断地层水类型和产出趋势,使“先发制人”的预测效果降低;同时该曲线的获取,需要较长时间的生产和连续测试含水率,而有些井不具备计量条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9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示踪气确定钻具刺漏情况和位置的方法
- 下一篇:测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