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0223.4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蒋露霞;胡世超;鲁鹏;王信月;王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翻转件 刻痕 电极 电池盖板组件 电流中断装置 电连接 单体电池 电池模组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内端子 外端子 沿宽度方向 长形结构 盖板延伸 内部气体 其他装置 气压作用 灵敏度 翻转 断开 拉断 保证 干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位于该盖板内侧的电极内端子和位于该盖板外侧的电极外端子,电极内端子和电极外端子通过电流中断装置电连接,电流中断装置包括刻痕件和翻转件,翻转件用于与刻痕件相互电连接,并且翻转件能够在气压作用下动作以通过拉断刻痕件上的刻痕而与刻痕件断开电连接,翻转件形成为沿盖板延伸的长形结构。因此能够在保证与内部气体的接触面积的情况下,减少包括该翻转件的电流中断装置露出盖板的部分沿宽度方向超出盖板的可能,甚至完全在盖板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对盖板以外的其他装置造成干涉,同时翻转灵敏度得到保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使用该电池盖板组件的单体电池,使用该单体电池的电池模组,使用该电池模组的动力电池和使用该动力电池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储能单元在各行各业均有重要作用,例如动力电池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其中动力电池的电池包内可以具有由多个单体电池相互串联或并联成电池模组以实现充放电的工作。其中,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通常通过BMS(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计算荷电态。如果电压采样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电池过充,特别是对于三元体系来说,如过充达到一定程度更会出现电池燃烧爆炸的危险。
现有的技术方案:对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的监测,通过电流积分法和开路电压法计算电池电量,并以此控制电池的充放管理。但是也存在不足,例如电池电压采样或者电流采样失效,或者软件失效,导致电池长时间充电得不到控制,特别是在充电桩充电的情况下,充电桩与电池管理器通讯失效时,过充无法控制,电池过充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电池鼓涨甚至爆炸起火。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自身能够强制断开的电流中断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使用该电池盖板组件的单体电池,使用该单体电池的电池模组,使用该电池模组的动力电池和使用该动力电池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位于该盖板内侧的电极内端子和位于该盖板外侧的电极外端子,所述电极内端子和所述电极外端子通过电流中断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流中断装置包括刻痕件和翻转件,所述翻转件用于与刻痕件相互电连接,并且所述翻转件能够在气压作用下动作以通过拉断所述刻痕件上的刻痕而与所述刻痕件断开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形成为沿所述盖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长形结构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为圆弧形。
可选地,长形结构为腰型结构或椭圆结构。
可选地,其中,所述翻转件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刻痕件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和用于与电池的电极外端子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区,至少所述第二连接区形成为长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翻转件沿垂直于所述盖板上表面的方向为形成锥形的片状结构,该锥形的小端形成为所述第一连接区并形成为长形结构,大端远离所述刻痕件形成为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平行并形成为长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的厚度分别大于二者之间的动作区域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的厚度为0.3-3mm,所述动作区域的厚度为0.05-0.3mm。
可选地,所述翻转件上还形成有变形缓冲区,所述变形缓冲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区之间,并且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区设置。
可选地,所述变形缓冲区形成为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区的环形槽结构。
可选地,所述环形槽结构的径向截面为弧形或角型。
可选地,所述刻痕件形成为沿所述盖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 下一篇: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