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0226.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2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蒋磊;朱生良;邱振伟;刘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04 | 分类号: | A61K36/704;A61K9/30;A61P35/02;A61K33/36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白血病 中药 复方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白血病的总体发病率为2.76/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1位。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约5.5:1);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约1.81:1);成人白血病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多见,儿童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慢性髓性白血病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逐渐升高。根据《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年5月第35卷第5期发表的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表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e leukemia,APL)是一种有着特异基因与染色体核型改变的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凶险,起病和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和栓塞而引起死亡。近二十年来,由于砷剂的临床应用,APL已成为可以治愈的白血病之一。APL已见于中青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国外APL发病率占同期白血病的5~23.8%,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6.2~40.2%。国内多位学者报道发病率占同期白血病的3.3~21.2%。
中药复方制剂复方黄黛片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口服砷剂,已上市多年,临床疗效显著,处方药味为雄黄、青黛、太子参、丹参等,其处方中含有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成分为雄黄,在该处方中为君药。因雄黄具有不稳定性,遇热易分解为As2O3(砒霜),有剧毒。故不能加热、水煎入汤剂,内服必须水飞后服用。功效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临床上主要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雄黄虽然是有毒药物,但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如经典方剂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紫金锭、牛黄解毒片、及小儿至宝丸等当今仍在大量使用。
近年来应用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率高达96%以上,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2S2或As4S4,实验证明经过炮制纯化的雄黄毒性较小,而砒霜是雄黄的毒性来源,具有水溶性,传统的炮制方法是采用水飞法降低毒性的,近代精制雄黄在水飞的基础上再加酸水洗,可使砒霜的毒性减少到最少程度,含量应小于0.17%。但使用现有工艺制备复方黄黛片时,将过100目筛的药材粉(太子参、雄黄、青黛混粉)与相对密度为1.3~1.35(在50℃测定)的丹参清膏混匀制软材,采用14目筛制粒18目筛整粒,在50℃以下干燥6h以上。但是中药浸膏在50℃以下难以干燥,耗时长,使生产时间增长的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而若将干燥温度升高至50℃以上,则不耐高温的雄黄易降解为毒性的As2O3,此时不仅使复方黄黛片的毒性增加,还会降低复方黄黛片的疗效。因此开发一种毒性极小、疗效增强且生产耗时短的复方黄黛片的生产工艺,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雄黄采用外加法与硬脂酸镁一起加入干颗粒中总混、压片,避免高温降解,使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毒性大大降低,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并使其具有更好的疗效;通过降低丹参清膏的稠度以及使用流化床一步制粒,用时约2~3h,缩短了生产工序,使生产成本及生产耗时进一步降低。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雄黄粉经水飞后取沉淀物,干燥、研细,然后采用酸水淋洗,干燥;
(2)采用一步制粒法,将过100目筛的太子参和青黛的混合药材粉置流化床中,再将相对密度为1.1~1.2的丹参清膏采用顶喷制粒的方式,在60~70℃下沸腾制粒、干燥,干颗粒粒度为过30目筛;
(3)将经步骤(2)制得的颗粒与步骤(1)制得的细粉混合,并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包衣,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干燥温度均为38~42℃。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丹参清膏的相对密度为在50℃下的测定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蒸汽或电加热的方式制备相对密度为1.1~1.2的丹参清膏。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药材混粉与清膏采用一步制粒法在流化床中65℃下顶喷制粒干燥、干燥,干颗粒粒度为过3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喉康散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外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