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面建筑设备隔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1304.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秀莲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F15/04;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面建筑 底座 蓄电池 隔振装置 工作台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地脚螺栓孔 处理方式 底座内部 机体底面 加强肋板 设备安装 实时获取 削弱振动 应力变化 隔振块 缓冲板 两侧面 螺纹孔 弹簧 隔断 显示屏 噪声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面建筑设备隔振装置,包括机体、底座、工作台和蓄电池,所述机体底面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地脚螺栓孔,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所述蓄电池,所述机体两侧面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机体上面设置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螺纹孔。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将楼面建筑设备安装在装置上面的处理方式,并通过隔振块中的弹簧和缓冲板来对楼面建筑设备工作时的振动进行消除或减弱,能够削弱振动产生的噪声对人们的影响,同时通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楼面建筑设备工作时的应力变化信息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方便使用者对振动的来源进行分析,进而从根本上来隔断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面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楼面建筑设备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从总体上,可以充分肯定地说,我国已经是工程大国。目前我国几乎同时拥有世界最大的工程和最多的工程量,如有最大量的建设工地,有最大量的年在建和年竣工的建筑面积,每年消耗最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现阶段城市中高楼林立,而楼面上常常需要摆放建筑设备来为生活提供动力,楼面的建筑设备工作时往往会由于振动而产生大量的噪声,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传统情况下,振动的减弱往往采用简单的支撑楼面建筑设备的方法来进行,无法对振动进行有效的消除或减弱,同时无法对振动的来源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楼面建筑设备隔振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楼面建筑设备隔振装置,包括机体、底座、工作台和蓄电池,所述机体底面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地脚螺栓孔,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所述蓄电池,所述机体两侧面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机体上面设置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旁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工作台周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机体内部两侧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侧面设置有消声板,所述消声板侧面设置有隔振块,所述隔振块内部底面设置有耐腐层,所述耐腐层上面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上面设置有缓冲板,所述隔振块内部内嵌有护套,所述护套上设置有油槽,所述护套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隔振块上面设置有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所述机体表面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材料为铸铁,所述地脚螺栓孔的数量为八个,所述地脚螺栓孔为通孔,攻丝制成,所述地脚螺栓孔之间的间距为300mm到35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为串联的锂电池组,所述加强肋板的数量为十个,所述加强肋板焊接在所述底座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的材料为低碳钢,所述工作台表面涂灰色底漆,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八个,所述螺纹孔为盲孔,钻削制成,所述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为280mm到3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块通过卡槽内嵌在所述工作台内,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长方体或圆柱体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声板的材料为中空铝板,所述消音板的厚度不低于15mm,所述隔振块与所述消声板的连接方式为胶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耐腐层的材料为碳化硅,所述耐腐层的厚度不低于20mm,所述加固层的材料为硬质合金,所述加固层的厚度不低于50mm,所述耐腐层和所述加固层的连接方式为胶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的材料为调质橡胶,所述缓冲板的厚度不低于120mm,所述护套的数量为六个,所述护套的材料为工程塑料,所述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弧形中的一种,所述油槽内涂覆钙基润滑脂。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与所述护套的数量相同,所述弹簧的极限工作载荷不低于1500N,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不低于2ms,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秀莲,未经黄秀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总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汽车减震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