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地震检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1472.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宋俊磊;黄燕霞;杨至恒;陈美娟;杨勇;董凯锋;晋芳;莫文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38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地震 检波器 | ||
1.一种压电地震检波器,具有压电地震检波器芯体以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地震检波器芯体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悬臂梁基底以及沿着悬臂梁基底长度方向布置的压电条,压电条固定于悬臂梁基底上,悬臂梁基底沿长度方向的某一端与所述压电地震检波器的外壳内壁刚性连接,压电条连接有输出导线,以进行地震信号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条位于悬臂梁基底的上端或者下端,压电条的晶向为<001>方向,极化电场方向平行于压电条厚度方向,在悬臂梁基底的靠近与外壳内壁刚性连接的那一端处的压电条部分受到来自因振动引起的材料的横向应变,所处的换能模式为d31换能模式,另一端处的压电条部分所处的换能模式为d33换能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基底的远离与外壳内壁刚性连接的那一端所在区域固定有质量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固定于压电条的远离悬臂梁基底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基底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上端压电条和下端压电条,上端压电条与下端压电条的长度相同,压电转换性能一致,且关于悬臂梁基底上下对称设置,输出导线采集上端压电条的输出与下端压电条的输出的方式一致,采集的上端压电条的输出与采集的下端压电条的输出形成一组差动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离悬臂梁基底的远离与外壳内壁刚性连接的那一端所在区域固定有两个质量相同的质量块,两个质量块关于悬臂梁基底上下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质量块分别位于上端压电条的上表面及下端压电条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各压电条的晶向均为<001>方向,其极化电场方向平行于其厚度方向,在悬臂梁基底的靠近与外壳内壁刚性连接的那一端处,受到来自因振动引起的材料的横向应变,所处的换能模式为d31换能模式,另一端处的压电条部分所处的换能模式为d33换能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基底的一端通过基座与所述压电地震检波器的外壳内壁刚性连接,所述压电地震检波器芯体的悬臂梁基底的一端刚性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电地震检波器的外壳内壁刚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地震检波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条均为单层结构,采用压电单晶PMN-PT制成;或者,
所述压电条全部或者部分采用多片压电单晶的结构,各压电条各自所包含的各压电单晶分别按晶体极化方向排列进行连接,各压电单晶采用压电单晶PMN-PT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秸秆还田机
- 下一篇:棉花收获机行单元的采摘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