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同步铣削电主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1619.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尚雄;陈怀杰;汤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B23Q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 铣削 主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铣削电主轴,包括机体、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定子冷却套、轴芯以及转子,第一轴承座外侧面与机体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冷却通道,第二轴承座外侧面与机体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冷却通道,定子冷却套外侧面与机体内侧面之间形成有螺旋冷却通道,机体还具有冷却液入口以及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与第一环形冷却通道、第二环形冷却通道、螺旋冷却通道以及冷却液出口依次相连通;本发明根据电主轴内部发热量按顺序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更为合理与高效,并且可以避免在主轴上钻大量的轴向深孔,降低了加工难度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主轴,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同步铣削电主轴。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传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高速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已得到极大的简化,基本上取消了带轮传动和齿轮传动。机床主轴由内装式电动机直接驱动,从而把机床主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这种主轴电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传动结构形式,使主轴部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中相对独立出来,因此可做成主轴单元,俗称电主轴。
由于电主轴的电机集成于电主轴内,且转速很高,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引起电主轴温升,使电主轴热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加工精度变差,从而影响电主轴的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电主轴的温度,使其恒定在一定值内。市面上的电主轴现在一般采用在电主轴机体壁内钻大量的轴向往复相连的深孔来进行冷却,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还会降低电主轴的强度与质量;另外,市面上的电主轴因为在对上下轴承位以及电机定子的冷却顺序上不够合理,所以进一步地导致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主轴,根据电主轴内部零件发热量的大小按顺序进行冷却,使得冷却更为合理与高效,并且可以避免在主轴上钻大量的轴向深孔,降低加工难度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永磁同步铣削电主轴,包括机体、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定子冷却套、轴芯以及转子,所述机体为圆筒状,所述轴芯位于所述机体内,且所述轴芯具有用于夹持刀柄的刀柄孔;所述第一轴承座内嵌于所述机体靠近所述刀柄孔一端,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嵌于所述机体远离所述刀柄孔一端;所述定子冷却套内嵌于所述机体中部;所述轴芯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子固定套接于所述轴芯外侧面;
所述第一轴承座外侧面与所述机体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冷却通道,所述第二轴承座外侧面与所述机体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冷却通道,所述定子冷却套外侧面与所述机体内侧面之间形成有螺旋冷却通道,所述机体还具有冷却液入口以及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入口与所述第一环形冷却通道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环形冷却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冷却通道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环形冷却通道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冷却通道一端相连通,所述螺旋冷却通道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冷却通道是由所述第一轴承座外侧面具有的第一环形槽与所述机体的内侧面围合形成,所述第二环形冷却通道是由所述第二轴承座外侧面具有的第二环形槽与所述机体内侧面围合形成,所述螺旋冷却通道是由所述定子冷却套外侧面具有的螺旋槽与所述机体内侧面围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机体内侧面结合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槽两端与所述机体内侧面结合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螺旋槽与所述机体内侧面结合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同步铣削电主轴还包括第二轴承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第二轴承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轴承座内,所述限位组件用来对所述第二轴承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轴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座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