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能利用率高的产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1622.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8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魏传喆;柳宗欣;崔甜;王倩;王恒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质能 利用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能利用率高的产沼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缸,所述粉碎缸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粉碎电机,两个所述粉碎电机相背离的一侧均电连接有蓄电箱。该生物质能利用率高的产沼装置,节约了大量的电能,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率,增大厌氧发酵物的接触面积,将反应物控制在合适的反应量上,提高了厌氧反应效率,同时使反应物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混合,提高了厌氧反应的速率,并且提供最适合厌氧反应的反应温度,加速原料分解,使产沼量大大的提升,节约了能源的同时大大的提升了生物质能的利用率,有效的避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能利用率高的产沼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现有生活中的产沼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农业生物质能中的废弃秸秆的厌氧反应,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厌氧发酵产沼技术日趋成熟,不断的出现了各类的产沼装置,现有的产沼装置主要针对于在资源节约方面进行改进,例如中国专利CN 105600751 A中提出的一种沼气发酵废液联合贫煤成浆共气化系统,具有能解决大中型厌氧发酵后发酵废液处理难的问题的优点,但其并不能在提高生物质能利用率上作出贡献,现有的产沼装置的沼气生产量不高,是因为其中的生物质能的利用率低,故而提出一种生物质能利用率高的产沼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能利用率高的产沼装置,具备了能提高生物质能利用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产沼装置的沼气生产量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提高生物质能利用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能利用率高的产沼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缸,所述粉碎缸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粉碎电机,两个所述粉碎电机相背离的一侧均电连接有蓄电箱,所述蓄电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粉碎电机正面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粉碎转轴,所述粉碎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轮,所述粉碎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粉碎齿,所述粉碎缸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碎料缸门,两个所述碎料缸门之间且位于碎料缸门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相靠近的一侧且位于碎料缸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左侧和右侧两个相对的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凸形遮挡块,所述粉碎缸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腿,右侧的所述碎料缸门与右侧的支撑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左侧的所述碎料缸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环,左侧的所述支撑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碎料缸门的底部设置有碎料管,所述碎料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沼气发酵箱,所述沼气发酵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底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搅拌杆,所述沼气发酵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沼气管,所述沼气发酵箱的外侧缠绕有传热管,所述沼气发酵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离箱,所述传热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地源热水管。
优选的,两个所述粉碎电机的同方向转动,所述粉碎缸的底部开口呈长方形,所述转杆的两端贯穿粉碎缸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并延伸至粉碎缸的外侧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粉碎轮的长度大于进料斗的宽度,两个所述粉碎轮上的粉碎齿之间交错转动,两个所述粉碎轮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粉碎齿的长度,且两个粉碎轮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粉碎齿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