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杯杯盖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1678.8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4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韩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登鹤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杯体 中心柱 水杯杯盖 内螺纹 凹环 杯腔 杯体 凹槽内壁 凹口内壁 多人使用 外螺纹 凹口 槽口 内壁 水杯 通孔 凸起 凸台 外壁 体内 卫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杯杯盖,包括杯底、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杯底底部设有凹口,凹口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杯底顶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杯底上设有中心柱,中心柱外壁上设有若干槽口,中心柱内设有通孔,第一杯体内设有杯腔,杯腔内壁上设有第一凹环和第二凹环,第一杯体外设有外螺纹,第二杯体有若干个,第二杯体上设有凸起和凸台;本发明可供多人使用,更卫生,提高水杯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盖,特别是一种水杯杯盖。
背景技术
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的液体的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水杯杯体多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开口,杯内液体易被四周尘埃污染,故当长时间放置,多用杯盖遮掩,现有技术中也有将茶杯与水杯盖结合的形式,以便将杯内的水倒出于小杯中,但单一的小杯仅可供一人使用,多人使用时较为不卫生,从而不利于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杯杯盖,具有多个小杯体,可供多人使用,更卫生,提高水杯的实用价值。
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水杯杯盖,包括杯底、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其中,所述杯底底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杯底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杯底上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外壁上设有若干槽口,所述中心柱内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杯体内设有杯腔,所述杯腔内壁上设有第一凹环和第二凹环,所述第一凹环直径大于第二凹环直径,所述第一杯体外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配合使用;
所述第二杯体有若干个,且至于杯腔内绕中心柱一周均匀设置,所述第二杯体上设有凸起和凸台,所述凸起与槽口配合,所述凸台至于凹槽内,且与第一凹环和第二凹环配合。
上述一种水杯杯盖,其中,所述第一杯体外壁上设有把手和提拉扣,所述提拉扣上设有扣绳。
上述一种水杯杯盖,其中,所述第二杯体的数目为四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结构设计,使杯盖通过第一内螺纹具有盖合作用,且具有第一杯体和若干第二杯体,可供多人使用,第一杯体通过第二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锁紧,第二杯体通过凸起与槽口配合、凸台与第一凹环和第二凹环配合实现限位固定;2)中心柱不仅起限位作用,其上的通孔也可作为导流孔,以供液体导出;3)把手和扣绳利于杯子提拉携带,增加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杯底与第二杯体配合俯视示意图。
(图中,杯底1、第一杯体2和第二杯体3,凹口4,第一内螺纹5,凹槽6,第二内螺纹7,中心柱8,槽口9,通孔10,杯腔11,第一凹环12和第二凹环13,外螺纹14,凸起15和凸台16,把手17和提拉扣18,扣绳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水杯杯盖,包括杯底、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其中,所述杯底底部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杯底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杯底上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外壁上设有若干槽口,所述中心柱内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杯体内设有杯腔,所述杯腔内壁上设有第一凹环和第二凹环,所述第一凹环直径大于第二凹环直径,所述第一杯体外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配合使用;
所述第二杯体有若干个,且至于杯腔内绕中心柱一周均匀设置,所述第二杯体上设有凸起和凸台,所述凸起与槽口配合,所述凸台至于凹槽内,且与第一凹环和第二凹环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登鹤,未经韩登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