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无线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1828.5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宾;毛欣;黄亮;李宗成;范敏;范理波;辛海斌;李国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L29/06;H04W12/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聂旭中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维护工具 故障指示器 无线通讯系统 对称密钥 第二无线通讯模块 第一无线通讯模块 安全通讯 后续通信 加密模块 维护报文 维护工具 现场维护 唯一性 热插拔 通讯 报文 运维 加密 验证 认证 脱离 身份 电脑 保证 维护 | ||
1.一种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无线通讯系统,包括安装在故障指示器上并支持热插拔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以及设置在手持维护工具内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持维护工具内还设有加密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维护工具包括机壳、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触摸屏(4)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存储有维护参数的存储器(5)以及与所述触摸屏(4)、存储器(5)、加密模块(3)以及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相连的CPU(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均是WIFI通讯模块。
4.一种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通讯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安装在故障指示器上;
步骤B、当手持维护工具检测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的无线网络后向故障指示器发起身份认证,如果认证成功则开始与故障指示器进行数据交互,否则提示认证失败或者重新认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身份认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手持维护工具产生用于向故障指示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的随机数R(M1)并将随机数R(M1)发送给故障指示器;
步骤b、故障指示器收到随机数R(M1)后,产生一个随机数R(M2)并将随机数R(M2)返回到手持维护工具;
步骤c、手持维护工具对R(M1)和R(M2)做异或运算,得到结果对称密钥M3;
步骤d、手持维护工具使用私钥对M3进行签名,然后将签名结果Sign发送给故障指示器;
步骤e、故障指示器对R(M1)和R(M2)做异或运算,得到结果对称密钥M3’,然后使用M3’对签名结果Sign进行验签操作,如果验签成功则明文回复手持维护工具验签成功,并将设备ID发送给手持维护工具并开始应用数据交互,否则返回步骤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当进行应用数据交互时,手持维护工具对数据使用结果对称密钥M3进行对称加密并将加密数据发送给故障指示器,故障指示器接收到手持维护工具发来的加密数据后使用结果对称密钥M3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明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当进行应用数据交互时,故障指示器对回复数据使用结果对称密钥M3’进行对称加密并将加密数据发送给故障指示器,手持维护工具收到故障指示器发来的加密数据并使用结果对称密钥M3’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取明文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手持维护工具将对故障指示器的操作记录与设备ID进行组合后进行存储。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故障指示器与手持维护工具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认证完成后,持续10分钟未进行数据交互,故障指示器清除身份认证完成状态,如需继续维护工作,需重新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重庆大学;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8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