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鱼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31993.0 申请日: 2017-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8040932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发明(设计)人: 王歆歆 申请(专利权)人: 王歆歆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A01K61/60;A01K63/04;A01G31/00;C02F9/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430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养鱼 方法
【说明书】:

发明为一种养鱼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池中进行网箱养殖,网箱下面配套组装鱼粪回收系统和配套组装平移法底排污水自溢系统,对鱼粪进行回收,有效的排出池底的污水和沉积物;减少鱼粪和残饵对水体的污染;2)在网箱养殖区外配备增氧设备,促进上下层和表层水体流动,增加水体溶氧;3)运用浮床种植水生植物,网箱外进行池塘养殖湿地种养结合,实现鱼菜共生,生物净化水质;4)科学养鱼采用创新“七字”科学养殖模式:即:水、种、料、防、分、混、工;本申请改变现阶段池塘养鱼设施,创新养殖装备工程化,并进行科学设计和科学布局,实施物理、生物净化等综合技术的科学组装,与生态环保养殖技术结合,实现集成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方法,具体为一种以低碳、环保的科学养鱼方法代替传统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养鱼的技术起始时间比较早,我国的淡水网箱养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大、中、小型湖泊、发电水库有网箱养鱼,在某些缓流的河道甚至深水池塘中也在进行网箱养鱼。网箱养鱼技术通常的地点选择一般面积较大的水域,如发电水库、湖泊等可进行网箱养鱼,某些条件较好的河道、面积较大的深水池塘等也可设置网箱。为了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一般应选择水底平坦、风浪较小、水位相对稳定、水深在3.5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网箱的设置地点应尽量远离交通繁忙的水上航道和工矿企业的排污口。还应注意养殖地区周边的治安环境良好、交通畅通、鱼种及饲料来源方便,放养优质早繁鱼种,赶上每年生长最适温季节。培育肉食性鱼苗、鱼种,为防止大鱼吃小鱼,7-10天按不同规格进行筛分,使苗种规格整齐,生长速度一致,成活率提高。为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发挥养殖品种间的互惠互利,在确定了主养品种后,应适当搭配混养品种,可按82:18进行搭配。投喂安全、营养、高效的配合饲料,缩短商品鱼养殖周期,混养品种以滤食性鱼类为主,即可增加鱼类产量,还可以调节水质。在混养品种中,也可搭配少量比主养品种规格小的肉食性鱼类(如加州鲈、鳜鱼等),利用其控制野杂鱼数量,同时收获优质的水产品。

降低饲料系数和养殖成本,生态防治鱼病,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鱼产品的销售顺畅等,传统养殖模式中习惯定时投喂,因为缺乏科学技术,比如在阳光充足的下午,发现鱼摄食而缓慢游动,检查水中pH高达9.0,因pH升高1,具有毒性的非离子氨浓渡加大,毒性增加10倍左右,不仅抑制鱼生长,严重时引起鱼大批死亡,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应提前1小时增氧,调整投喂时间,特别是溶氧低于3mg/L时,容易受寄生虫、细菌侵袭,使鱼体免疫功能下降,鱼病发生,不仅鱼生长缓慢,饲料系数高,严重的还会引起鱼死亡,导致重大损失。这些都是缺乏科学养鱼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可改进传统喂鱼方式,利用现代水质在线能监测系统对水质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为科学调控水质提供依据,运用池塘改造高效节能养殖系统,减少水体污染,实现生态、高效养殖的一种养鱼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鱼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池中进行网箱养殖鱼类,网箱下面配套组装鱼粪回收系统和配套组装平移法底排

污水自溢系统,对鱼粪进行回收,有效的排出池底的污水和沉积物;减少鱼粪和残饵对水体的污染;所述的鱼粪回收系统是指用投饵网箱鱼体排泄物机械化抽提系统装置,可采用公开号为CN 101946736A中的装置。其浮力装置通过网箱顶部的固定架固定浮于水面,网箱和鱼粪收集器分别与浮力装置连接,鱼粪收集器底部设置有铁质漏斗,铁质漏斗通过抽粪管与抽粪机连接,鱼粪收集器上设置有振动扣环,所述振动扣环上连接有振动绳。利用抽粪机对鱼粪收集器内的鱼粪进行抽取,其抽粪效率高,成本降低、抽提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更高,对抽粪机的维护十分方便,所抽出的粪水即时的通过粪水分离系统进行处理,养殖网箱与鱼粪收集器进行有机的分离使网箱养殖更加环保、养殖更加健康、科学;生物浮床的搭配使养殖网箱得到生物的净化处理,组成了一个完善的环保型水产养殖网箱系统。移除的鱼粪可以作为花果疏菜等的有机肥料,实现变废为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歆歆,未经王歆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