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转换为IPv6地址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2327.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千里;王继龙;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址字符串 名字 第三方服务器 映射 子网 方法和装置 服务标识 服务延时 公开信息 子网内部 转换 外网 引入 全局 保证 安全 维护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转换为IPv6地址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通过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到IPv6地址的映射,来解决IPv6地址难于记忆表达的问题,进而能够实现子网内部的指定服务标识和外网到子网的公开信息获取;不依赖于第三方服务器即可实现短名字与IPv6地址的映射,避免了类似DNS之类的由于引入第三方服务器所带来的额外安全风险、服务延时以及额外的维护成本;使得短名字只需要在一个IPv6子网中唯一即可,不必像DNS服务那样需要保证全局唯一,这样使得局部公开服务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转换为IPv6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依靠IP地址互相区分和相互联系,IP地址成了整个互联网互联互通、身份区分的基础。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张,IPv4地址逐渐消耗,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IPv4地址相比,IPv6地址空间要大得多,这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IPv6地址空间巨大,使得如何记忆、表达这些地址成为一个难题,尤其是网络运营管理人员,常常需要直接面对地址本身,因此如何去命名、记忆这些庞大的地址,变得尤为困难;此外,IPv6地址空间中,一般而言,前64比特为运营商指定,后64比特可以由用户系统本身指定,通过无状态方式生成,因此如何能够对后64比特进行规划,使得实现一些有意义的额外功能,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针对IPv6地址的表达方面,在RFC5952中,提出了IPv6地址进行文本表达的几个建议,这些建议的实施,并没有改变IPv6地址难于记忆的问题,举例而言,一般操作系统生成的IPv6地址为如下形式:2402:f000:6:1001:896:cdfe:e07e:88da,这非常不便于记忆。
因此,如何解决IPv6地址难以记忆表达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的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转换为IPv6地址方法,通过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到IPv6地址的映射,来解决IPv6地址难于记忆表达的问题,进而能够实现子网内部的指定服务标识和外网到子网的公开信息获取;不依赖于第三方服务器即可实现短名字与IPv6地址的映射,避免了类似DNS之类的由于引入第三方服务器所带来的额外安全风险、服务延时以及额外的维护成本;使得短名字只需要在一个IPv6子网中唯一即可,不必像DNS服务那样需要保证全局唯一,这样使得局部公开服务成为可能。
为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的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转换为IPv6地址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转换为IPv6地址的方法,包括:
获取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
判断所述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中是否存在预设分隔符;
若存在,根据所述预设分隔符确定前部分地址字符串和后部分地址字符串,其中,前部分地址字符串为所述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中在所述预设分隔符前面的部分地址字符串,后部分地址字符串为所述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中在所述预设分隔符后面的部分地址字符串;
根据RFC 5952规范将前部分地址字符串转换成前部分IPv6地址,以及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后部分地址字符串转换成后部分IPv6地址;
将所述前部分IPv6地址和所述后部分IPv6地址连接,形成所述具有短名字的地址字符串对应的IPv6地址。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分隔符确定前部分地址字符串和后部分地址字符串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23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