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工程用高锰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3480.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隆浩;严玲;周成;张鹏;安晓光;黄松;朱晓雷;海天;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02;C22C38/42;C22C38/44;C22C38/06;C21D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工程 用高锰中厚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海洋工程用高锰中厚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钢中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5%~0.25%、Mn:5.0%~9.0%、Si:0.20%~0.50%、Cu:0.10%~0.50%、Ni:0.25%~0.40%、Cr:0.30%~0.90%、Mo:0.25%~0.80%、N:0.001%~0.007、P≤0.01%、S≤0.01%以及Al:0.01%~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钢板的生产工艺为:冶炼、炉外精炼、连铸、轧制、冷却、调质处理,其中:
铸坯加热温度为1140~1220℃,均热温度为1130~1190℃,到温保温时间100~160min;
对钢坯进行两个阶段控制轧制,第一阶段为再结晶区轧制,轧制温度控制在再结晶临界温度以上,开轧温度≥1000℃,单道次压下率>13%,累计压下率为40%~50%,一阶段轧制后对钢板表面进行间断式水冷至850~900℃;第二阶段为未再结晶区轧制,终轧温度在Ar3以上,为850~900℃,采用单道次压下率5%~12%,累计压下率为50%~60%;
采用冷速3~7℃/s的快速层流冷却,返红温度为300~450℃,之后采用铺垫热轧板的方式缓冷,铺垫的热轧板温度为250~500℃,进行后续调质处理,以调质态进行交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工程用高锰中厚钢板的生产方 法,其特征在于,钢板厚度为30~6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34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