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或吲哚与钙镁离子在促进海洋蛭弧菌蛭质体形成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3687.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鹏;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8 | 分类号: | C12N1/38;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崔红丽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离子 促进 海洋 弧菌 质体 形成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吲哚或吲哚与钙镁离子在促进海洋蛭弧成中的应用,属于蛭弧菌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吲哚或吲哚与钙镁离子,促进了蛭弧菌(Bdellovibrio sp.)BDN‑1蛭质体的形成;确认了其具有明显延长蛭弧菌微生物制剂保质期的效果;且可在长时间内有效保持蛭弧菌微生物制剂中菌体的活力。本发明提供的高密度蛭质体可抑制会引发水产养殖生物病害的弧菌,具有广裂解谱性质,且其裂解作用同蛭弧菌(Bdellovibrio sp.)BDN‑1混合体(既含有蛭质体又含有游泳体)相比较优。本发明提供的促蛭质体培养方法简单可行,适用于推广使用,有望为水产养殖业防治病害作出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蛭弧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吲哚或吲哚与钙镁离子在促进海洋蛭弧菌蛭质体形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弧菌(vibrios)是海洋环境中最为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广泛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及鱼、虾、贝、蟹、海参、海带等等海产品中。《伯杰氏细菌学手册》第8版记载了35种弧菌,它们中相当一部分是水产养殖生物的重要致病菌。在水产业界,由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等各种弧菌引发的养殖生物的疾病统称为弧菌病(vibriosis),它每年给水产业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针对病害,仍普遍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及药残超标,引发多宝鱼药残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而蛭弧菌(Bdellovibrio-and-likeorganisms,BALOs)为一类极其好氧的寄生性革兰氏阴性菌,具寄生、进而裂解其它细菌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蛭弧菌具有裂解水产动物养殖中常见致病菌如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等的能力,通过抑制这些有害菌群的滋生和转移,能够保持甚至增加水产动物肠道中本就对致病弧菌有抑制作用的益生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的数量,激发水产动物肠道免疫系统运作,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从而改善水产动物肠道菌群结构、提高其存活率。
蛭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如海洋等,也存在于鱼、虾、牛、马、猪、鸭和人等肠道,为它们各自微生物群落固有一员,但不具侵染植物、鱼、虾及人等哺乳动物细胞能力。此外,它在健康人肠道中数量众多,维持着肠道微生态系平衡;在患肠炎等病人中则严重减少乃至消失。它在调控人肠道各微生物类群、维持生态平衡的有益作用。因此,蛭弧菌因可裂解致病性弧菌而在海水养殖中倍受重视,目前已成为养殖中有益菌之一。虽然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几乎不存在有活性的蛭弧菌,或数量极少。
我们通过研究蛭弧菌发现,其生活史包括带鞭毛营运动但不增殖的游泳体阶段(free swimming phase)和在宿主细胞内行生长繁殖的蛭质体阶段(Bdelloplast phase),且蛭弧菌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仅需4个小时。在游泳体阶段,蛭弧菌需消耗巨大能量和氧营运动生活,以便遇获宿主。如在一段时间内未遇宿主,则能量和/或氧耗尽而死去。此阶段一般不超过数小时。换句话说,游泳体蛭弧菌极易死亡,极难存活。在蛭质体阶段,蛭弧菌已进入到宿主胞质空间,在宿主细胞壁保护下,脱去了鞭毛,通过分解宿主细胞营养自身,成长杆状。之后,通过多分裂,分成多个小段,每小段长出鞭毛,即成子一代游泳体。
已有研究表明,蛭质体阶段,生长(变长的过程)可被随时打断。待环境条件合适后,蛭质体再行分裂、分化成多个游泳体。因此,相比脆弱且高耗氧的游泳体,低耗氧的蛭质体耐受恶劣环境能力强。且蛭质体和游泳体具同等作用力。因此解决当前蛭弧菌产品所存在的活菌存活率低、保质期短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高浓度发酵过程中转变游泳体为蛭质体,同时延缓蛭质体发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吲哚或吲哚与钙镁离子在促进海洋蛭弧菌蛭质体形成中的应用。
通过添加吲哚或吲哚与钙镁离子来促进海洋蛭弧菌蛭质体形成,提高其浓度的方法。该方法弥补了实验技术中蛭弧菌微生物制剂保质期较短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3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液体菌种活力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桔梗细胞的悬浮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