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EMD-SVD的地震流体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3698.9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巍;杨应;郑鸿献;朱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解 地震信号 流体识别 保真性 地震 原始地震信号 端点效应 高斯噪声 模态混叠 冗余信息 随机噪声 有效抑制 流体 算法 预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EMD‑SVD的地震流体识别方法,本发明利用EEMD分解原始地震信号,并根据SVD算法消除地震信号在EEMD分解过程中的残余在各层IMF分量中的高斯噪声,提高振幅保真性,消除无效冗余信息。本发明利用EEMD‑SVD的算法优势,既有效克服模态混叠与端点效应,又能够有效抑制EEMD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随机噪声,保证地震信号分解过程中的振幅保真性,有利于提高地震流体预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EMD-SVD的叠后地震流体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地震数据进行流体预测方法,考虑到流体的地震波吸收衰减机理,利用频率衰减梯度方法进行流体预测。地震波的频率衰减梯度是指在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析的基础上,对地震波时频结果中高频部分的振幅包络进行拟合得到的斜率值。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析可以得到多种与地震波频率有关的属性,比如地震波的总能量、地震波能量最大值对应的频率值(即地震波的主频)、瞬时频率、瞬时主频,频率衰减梯度等。
2014年,薛雅娟提出了HHT时频分析方法,用于地震流体预测。该方法主要是利用EMD经验模态分解,利用地震低频信息进行流体预测,该方法相对于短时傅里叶和小波变换,时频分辨率有一定的改善。该方法不足之处在于,且对于突变较大的非线性信号无法克服模态混叠与端点效,所以就会造成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震低频信息分析误差,影响流体预测效果与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EEMD-SVD的叠后地震流体预测方法。本发明充分考虑地震数据的非平稳性,利用EEMD-SVD的算法优势,既有效克服模态混叠与端点效应,又能够有效抑制EEMD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随机噪声,保证地震信号分解过程中的振幅保真性,有利于提高地震流体预测精度。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EEMD-SVD的地震流体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输入地震叠后单道CDP数据,进行EEMD经验模态分解,得到IMF分量;将待处理CDP数据中加入等长度不等幅高斯白噪声,对复合信号EMD分解,重复操作k次,得到IMF分量cik和余项rik;
白噪声幅值并遵循如下规律:
a=ek或lne+0.5alnk=0
式中,e为原信号标准差,即信号与EMD重构结果的偏离,a为白噪声幅值;当加入白噪声幅值增加时,EMD重复分解的次数k需相应增大,以便减少噪声对分解结果的影响。EEMD筛分结果不会因为某一个或几个参数设置不同而产生很大不同,即不依赖人的主观介入,仍具有自适应性。
步骤二:对IMF分量整体平均,
式中,n为EMD分解的次数;
步骤三:对输出的IMF分量进行信噪比SNR计算,并去除掉低信噪比的IMF第一分量;
步骤四:对余下的各层IMF分别采用基于Hankle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去噪,通过奇异值曲线的突变点选择降阶参数;其具体做法如下:设单道地震CDP信号为X,道数为1,时间采样点数位n,则可以将单道地震CDP信号设为1*n的矩阵A,可以分解为:
A=UWV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3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