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4028.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朋;彭苏萍;崔晓芹;赵惊涛;杜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地震 勘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
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所述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和偏移处理;
其中,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确定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
将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得到所述散射扩展道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区域的多组单炮地震数据,其中,所述单炮地震数据中包含所述地下空间地层界面的地震波数据;
对所述多组单炮地震数据按照中心点进行第一分选,得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中心点为对所述待处理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后的网格点;
对所述初始共中心点道集按照偏移距进行第二分选,得到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偏移距为炮点与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计算所述散射扩展道集中各个地震道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检波点到所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中心点进行第三分选,得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初始散射扩展道集按照所述第二距离进行第四分选,得到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包括:
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对所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叠加处理,将同一中心点内的道集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
对所述叠加后的散射叠加剖面进行偏移处理,得到所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包括:
确定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目标扫描速度,其中,所述目标扫描速度对应的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的叠加能量最大;
基于所述目标扫描速度根据走时计算公式计算校正后的走时,其中,t0表示零偏移距双程旅行时,v表示所述目标扫描速度,rd表示检波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sd表示炮点到中心点的水平距离;
基于所述校正后的走时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时差校正,得到所述校正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6.一种优化的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区域的地震数据的共中心点道集,其中,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为按照第一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后得到的地震道的集合;
扩展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共中心点道集进行扩展,得到散射扩展道集;
分选模块,用于对所述散射扩展道集按照第二分选数据进行分选,得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
成像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分选后的散射扩展道集进行成像处理,得到地下空间的剖面图,其中,所述成像处理包括:时差校正处理、叠加处理和偏移处理;
其中,所述扩展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共中心点道集中各个地震道对应的目标检波点;
添加单元,用于将距离所述目标检波点预设距离内的地震道添加至所述共中心点道集,得到所述散射扩展道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40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