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盖模具电气辅助脱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4190.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宏硕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L1/00;B29L3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盖 模具 电气 辅助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模具,特别是涉及塑料盖模具的电气辅助脱模机构,属于塑料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塑料盖时,按照对塑料盖的内螺纹的质量要求不同,有两种脱模方式,第一种是依靠塑料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弹性,把螺纹芯杆强制顶出塑料盖(制品)的内螺纹,这种方法虽然脱模容易,但是脱模后塑料盖的内螺纹精度差,导致与容器口部的外螺纹存在配合误差,密封性能差;另一种是采用油马达带动螺纹芯杆旋转,使塑料盖旋转出来,通过这种方法生产出的塑料盖内螺纹精度好,品质高,强度好,但是当塑料盖完全脱离螺纹芯杆后,塑料盖底部的下齿圈与型芯的上齿圈(下齿圈和上齿圈是因脱模时防止塑料盖随螺纹芯杆一起转动而设置的)仍处于啮合状态,导致塑料盖无法自动脱落,已有办法是通过手动取出,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脱模,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瓶盖的内螺纹质量好,构造简单的一种塑料盖模具电气辅助脱模机构。
本发明一种塑料盖模具电气辅助脱模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塑料盖模具包括型腔和型芯,所述的型芯包括盖底型芯,盖底型芯的顶面制有上齿圈,上齿圈与塑料盖底部的下齿圈相啮合,盖底型芯的底面经顶出弹簧与型芯垫板相接触,盖底型芯中制有通孔,通孔内安装螺纹芯杆,螺纹芯杆与型芯垫板之间安装轴承,螺纹芯杆外安装齿轮甲,齿轮甲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油马达带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芯垫板的一侧安装限位块,位于限位块同侧的盖底型芯上安装行程开关和推出气缸,行程开关的滚轮与限位块相接触,行程开关与推出气缸之间有控制电路,推出气缸的活塞杆与塑料盖的侧壁相接触。
本发明的一种塑料盖模具电气辅助脱模机构,其特别之处是在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电气结构,电气结构如电磁阀与气缸相结合等,利用把行程开关的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原理,电信号再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推出气缸,依靠推出气缸的活塞杆推出塑料盖,使得塑料盖自动脱落,从而代替手动取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劳动强度,构造简单,实用性强。其具体的脱模过程如下:模具开模,塑料盖顶部的浇口自动被拉断,油马达启动,由传动机构经齿轮甲带动螺纹芯杆旋转,由于塑料盖的下齿圈卡在盖底型芯的上齿圈内,所以塑料盖不转动,但是螺纹芯杆(螺纹芯杆的上下位置是固定不动的)的升力作用迫使塑料盖上移,螺纹芯杆转动一圈,塑料盖就向上移动一个螺距,塑料盖上移时,顶出弹簧(顶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会顶起盖底型芯与塑料盖同步上移,盖底型芯同时又带动行程开关和推出气缸向上运动,直到塑料盖的内螺纹全部脱出时,行程开关的滚轮碰到限位块,行程开关通过控制电路启动推出气缸,推出气缸伸出活塞杆,活塞杆推动塑料盖的侧壁,使塑料盖的下齿圈脱离盖底型芯的上齿圈后自动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宏硕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宏硕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4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