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4438.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挺;林立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苍南县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路面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中高强度路面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石油沥青5‑10份;极性植物纤维4‑8份;改性煤质活性炭1‑5份;水泥10‑15份;环氧树脂10‑15份;固化剂10‑20份;增强剂1‑5份;光稳定剂1‑3份;填料200‑250份;水15‑20份。本发明中石油沥青、环氧树脂、固化剂、增强剂相互配合形成网状立体聚合物,把填料包络在网状体之中,极性植物纤维使结构应力分散,增强路面强度;改性煤质活性炭避免植物纤维聚集在一起,增强极性植物纤维的分散性,使得路面具有不易形变、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高的优点,同时,本发明还增强了路面的耐硫酸腐蚀性能和耐氢氧化钠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的激增对市政道路和公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路面的机械强度和耐候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公开号为CN101074321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路面沥青常温改性的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高分子聚合物5-15份、填充油20-40份,轻馏分油35-70份,增粘树脂3-12份,阻燃剂1-3份,交联剂0.1-0.5份等经两步工艺加工而成。
上述的添加剂虽然可以提高路面沥青耐侯性和耐温性,但是由于沥青路面属柔性路面,自身强度不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容易出现形变、裂缝、坑槽、松散等病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路面材料,通过石油沥青、环氧树脂、极性植物纤维和改性煤质活性炭的配合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不易形变、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路面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石油沥青 5-10份;
极性植物纤维 4-8份;
改性煤质活性炭 1-5份;
水泥 10-15份;
环氧树脂 10-15份;
固化剂 10-20份;
增强剂 1-5份;
光稳定剂 1-3份;
填料 200-250份;
水 15-20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油沥青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和粘性,而且价格低廉,它和树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固化剂和环氧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网状立体聚合物,把填料包络在网状体之中,增强环氧树脂分子之间的结构强度。
由于沥青具有流动性,通过添加极性植物纤维,其在混凝土中形成一种均匀乱向分布的状态,使结构应力分散,进一步增强路面强度。由于植物纤维具有较高程度的分子内氢键存在,在激进型加热混合时,他们会聚集在一起,不容易打散,使其不能在石油沥青和环氧树脂中分散均匀,通过加入改性煤质活性炭,极性植物纤维一端被活性炭吸附,其另一端伸入石油沥青以及环氧树脂中,增强极性植物纤维的分散性,进一步增强路面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极性植物纤维包括剑麻纤维、苎麻纤维、大麻纤维、黄麻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麻纤维与其他植物纤维相比,具有质地坚韧、拉力强、耐腐蚀、耐摩擦和耐低温的优点,增强路面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改性煤质活性炭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苍南县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苍南县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4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