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α-羟基酮的绿色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5018.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靖亚;谢栋泰;周红艳;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64 | 分类号: | C07C45/64;C07C49/82;C07C49/84;C07C49/83;C07D333/22;C07D317/5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绿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α‑羟基酮的绿色制备方法,该方法是指依次将酮、碘、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甲醇加入到玻璃反应瓶中;然后在23 W紧凑型荧光灯照射下,于空气氛中室温搅拌反应14~30 h,得到反应混合物,该反应混合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即得纯的α‑羟基酮。本发明具有绿色、高效、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适用广泛、易工业化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α-羟基酮的绿色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α-羟基酮(也称偶姻)不仅是许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结构单元,也是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因此,科学家们发展了大量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
制备α-羟基酮的方法中,最为常用的几类方法包括醛的偶姻缩合、酮的α-羟基化、烯烃的酮羟基化、1,2-二酮的还原和邻二醇的选择性氧化。此外,也经常采用预先制备的烯醇盐或烯醇硅醚与N-氧化物或有机过氧化物的氧化反应来制备。相比而言,酮的直接氧化性α-羟基化反应无疑是制备α-羟基酮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最常使用的氧化剂是高价碘试剂,导致产生化学计量的有害废弃物,毒害环境。最近,也有用三个当量的过氧叔丁醇作氧化剂、50 mol%的碘促进酮的α-羟基化反应报道。此外,用二甲亚砜或N,N-二甲基甲酰胺作氧源的α-羟基化反应方法也有报道。但是,上述所用的都不是绿色、经济、理想的氧化剂。
氧气,是最廉价、最绿色、最丰富的氧化剂,大量应用于氧化反应中。但是,以氧气作为氧源的酮的α-羟基化反应报道却非常有限。最主要的是,在已报道的几个例子中,底物仅仅局限于α-次甲基酮,得到的是三级α-羟基酮(Chuang, G. J.; Wang, W.; Lee, E.;Ritter, T. J. Am. Chem. Soc.2011, 133, 1760; Tsang, A. S. K.; Kapat, A.;Schoenebeck, F. J. Am. Chem. Soc.2016, 138, 518; Liang, Y. F.; Jiao, N.Angew. Chem. Int. Ed.2014, 53, 548; Chaudhari, M. B.; Sutar, Y.; Malpathak,S.; Hazra, A.; Gnanaprakasam, B. Org. Lett.2017, 19, 3628.)。而对于直接羟基化中非常具有挑战的α-亚甲基酮,则不能被羟基化。因此,发展一种α-亚甲基酮与氧气的直接羟基化反应的实用方法来合成二级α-羟基酮就极为重要,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工业化生产前景。
可见光作为一种清洁、廉价和可持续的能源,近年来在有机合成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可见光驱动的α-亚甲基酮的直接α-羟基化反应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色、高效、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适用广泛、易工业化的α-羟基酮的绿色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α-羟基酮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指依次将酮0.3 mmol、碘0.06 mmol、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0.15 mmol(DABCO)、甲醇2.0 mL加入到5 mL玻璃反应瓶中;然后在23 W紧凑型荧光灯(CFL)照射下,于空气氛中室温搅拌反应14~30 h,得到反应混合物,该反应混合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即得纯的α-羟基酮。
所述酮是指1-苯基-1-丙酮、1-对甲苯基-1-丙酮、1-对甲氧基苯基-1-丙酮、1-对氯苯基-1-丙酮、1-对溴苯基-1-丙酮、1-对氟苯基-1-丙酮、1-对三氟甲基苯基-1-丙酮、1-间氯苯基-1-丙酮、1-间溴苯基-1-丙酮、1-间三氟甲基苯基-1-丙酮、1-间甲氧基苯基-1-丙酮、1-邻氟苯基-1-丙酮、1-苯基-1-丁酮、1-苯基-1-戊酮、1,4-二苯基-1-丁酮、1-(苯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