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育秧盘播种精度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5054.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北辰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84;G06M1/10;B0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种器 电路板 传送装置 红外发射管 红外接收管 监视传感器 摄像头 信号电缆 播种 精度检测系统 传感器检测 计算机连接 监测传感器 光电元件 精度检测 数据支持 性能保持 排种口 育秧盘 计算机 除尘 检测 积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秧盘播种精度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传送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上方的播种器以及设置在播种器两侧的摄像头,传送装置、播种器和摄像头均与计算机连接,播种器的排种口的一侧设有监视传感器;监视传感器包括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电路板、信号电缆,所述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集成在电路板上,信号电缆的一端和电路板相连,另一端和计算机相连。本发明通过监测传感器为播种检测提供新的数据支持,提高了播种精度检测的精度;同时,使灰尘不能积聚在光电元件上,实现持续除尘,使传感器检测性能保持稳定,提高了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秧盘播种精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秧盘育秧质量是衡量机械插秧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由于播种精度不高而导致大面积漏播后,需要重复播种或人工补播;播种质量与农作物产量息息相关,播种均匀性直接影响作物田间分布,从而影响到作物接收光照,吸收营养等的生长情况,最终影响作物产量;显然高质量的播种机方便了农业生产,同时增加了作物产量。因此开发快速而准确的播种精度检测系统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现有的利用计算机视觉检测育秧盘播种质量的装置精度有待提高;其次对于强烈振动环境、种子籽粒大小的适应性差,灰尘易于积聚在摄像头等装置表面,从而造成检测性能下降或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育秧盘播种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秧盘播种精度检测系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育秧盘播种精度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传送装置、设置在传送装置上方的播种器以及设置在播种器两侧的摄像头,传送装置、播种器和摄像头均与计算机连接,所述播种器的排种口的一侧设有监视传感器;监视传感器包括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电路板、信号电缆,所述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集成在电路板上,信号电缆的一端和电路板相连,另一端和计算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监视传感器还包括传感器壳体、套管、压帽、气路接头、气路软管、气源接口、三通、密封件、防水接头,通过压帽挤压套管将该电路板的周边局部轴向压装在传感器壳体的凸台上,使该电路板与套管和传感器壳体的凸台之间构成局部缝隙,并与套管的内腔相通,气路软管通过气路接头与压帽密封连接,且该气路软管与套管的内腔相通,该气路软管上设有三通,该三通外接气源接口,所述信号电缆穿过气路软管,并通过密封件和防水接头固定在该气路软管的外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播种器两侧的支架,支架上设有光源;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支架上,光源位于摄像头的前后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监测传感器为播种检测提供新的数据支持,提高了播种精度检测的精度;同时,将压缩空气从气路软管与信号电缆之间的空隙吹入传感器内部,最终从电路板与套管和传感器壳体的凸台之间构成的局部缝隙吹出,使灰尘不能积聚,实现持续除尘。使传感器检测性能保持稳定,提高了检测精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检测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视传感器;2、红外接收管;3、红外发射管;4、传感器壳体;5、电路板;6、套管;7、压帽;8、气路接头;9、气路软管;10、信号电缆;11、气源接口;12、三通;13、密封件;14、防水接头;15、传送装置;16、播种器;17、摄像头;18、支架;19、光源;20、计算机;21、秧盘;22、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北辰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北辰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