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压汽车曲轴减振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151.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解琳;周瑛;罗云峰;吴翊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阿赛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4 | 分类号: | F16F15/14;F16F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曲轴 减振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旋压汽车曲轴减振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曲轴减振轮包括齿圈、轴套、减震器和减震轮,其中齿圈和轴套都是采用机械加工而成,这种加工方法对材料的利用率不够,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加工后的组件强度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旋压汽车曲轴减振轮,包括减震轮、减震器、轴套、齿圈和端盖,其中轴套和齿圈都采用旋压工艺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旋压汽车曲轴减振轮,其包括,减振轮1、轴套2、齿圈3、端盖4、减震器5。
所述减振轮1一端设置有端盖4,所述减振轮1内部设置有轴套2,所述轴套2近端盖4一端内部设置有齿圈3,所述减振轮1与轴套2之间设置有减震器5,所述轴套2、齿圈3均采用旋压工艺生产。
优选地,所述减振轮1采用旋压生产工艺制成。
优选地,所述轴套2采用旋压增厚技术生产。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5为硅油—橡胶复合式扭振减震器。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5为多级并联式扭振减震器或多级串联式扭振减震器。
旋压加工:将平板毛坯或预先成型的毛坯固定到旋转的芯模上,用旋轮对毛坯施加压力,旋轮同时作轴向送进,经过一次或多次加工,得到各种薄壁空心回转体制品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旋压汽车曲轴减振轮的齿圈和轴套部分均采用旋压工艺生产,轴套的生产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旋压增厚技术,减小对材料后度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材料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竞争力;与传统的机加工产品比,旋压减震轮强度高,重量轻,大大降低了汽车发动机启动-制动时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视图。
图中,1-减振轮、2-轴套、3-齿圈、4-端盖、5-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旋压汽车曲轴减振轮包括,减振轮1、轴套2、齿圈3、端盖4、减震器5;所述减振轮1一端设置有端盖4,所述减振轮1内部设置有轴套2,所述轴套2近端盖4一端内部设置有齿圈3,所述减振轮1与轴套2之间设置有减震器5,所述轴套2、齿圈3均采用旋压工艺生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减振轮1采用旋压生产工艺制成;
所述轴套2采用旋压增厚技术生产;
所述减震器5为硅油—橡胶复合式扭振减震器;
所述减震器5为多级并联式扭振减震器或多级串联式扭振减震器。
旋压加工
将平板毛坯或预先成型的毛坯固定到旋转的芯模上,用旋轮对毛坯施加压力,旋轮同时作轴向送进,经过一次或多次加工,得到各种薄壁空心回转体制品的工艺方法。有手动和自动之分,有普通旋压和强力旋压之分,可以做铜铁铝不锈钢钛合金等可塑性材料。
旋压时,旋轮和毛坯的接触区很小,加工材料只局部发生塑性变形,变形抗力小,可用小吨位的设备加工大型的制品,是制造空心锥体、筒形件、半球体和薄壁管材等精密制品的有效方法。旋压产品的精度高,机械性能好,尺寸范围广。旋压的工具模具简单、更换容易;就制造某些产品来说,生产成本比其他方法低。主要缺点是生产工时长,产量低,品种受到限制。适用于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
旋压汽车曲轴减振轮的齿圈和轴套部分均采用旋压工艺生产,轴套的生产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旋压增厚技术,减小对材料后度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材料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竞争力;与传统的机加工产品比,旋压减震轮强度高,重量轻,大大降低了汽车发动机启动-制动时的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阿赛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岩阿赛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