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洞防渗流装置及渗流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6192.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星;叶明;侯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浆 渗流 防渗 动力驱动装置 储浆室 流装置 平台车 钻孔机 主机 防渗处理 固定钻杆 驱动电机 相对独立 岩体结构 中心轴线 注浆插管 装置组成 高效率 流处理 双驱动 增压泵 发电机 套轴 字型 钻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洞防渗流装置及渗流处理方法,包括主机和便携式操作枪,所述主机由动力驱动装置和喷浆装置组成,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呈“L”字型的底载平台车,所述底载平台车内侧固定安装有发电机和驱动电机,所述喷浆装置包括储浆室,所述储浆室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浆增压泵,所述便携式操作枪包括Y型支架和双驱动钻孔机,所述Y型支架中心轴线上通过套轴安装有双向钻孔固定钻杆,且在Y型支架的两个支点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喷浆钻孔机和注浆插管;根据隧洞的渗流情况选择不同的防渗流处理方法,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便于操作,而且不破坏隧洞的岩体结构,具有高效率防渗处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洞防渗流装置及渗流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土木工程中,防渗流是其中首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是由于渗流会导致岩体或者混凝土结构疏松、不密实,抗渗等级降低,以及在内部形成相互连通的蜂窝孔隙,从而导致几种或者零散的渗漏,甚至大面积的散渗发生。而这渗漏现象的持续将会导致岩体内部产生较大的渗透压力和浮托力,甚至会影响岩体的稳定和安全,其次渗漏还会引发溶蚀、侵蚀、冻融等病害,加速岩体的风化或老化。但是影响渗流的因素又有很多,因此,渗流的处理一直是一个技术难点。
在目前的技术中,对渗流的处理主要使用的是注浆的方法。它是在具有合理孔距的钻孔中,注入浆液,使各孔中注浆体相互搭接以形成一道类似帷幕的混凝土防渗墙,以此截断水流,从而达到防渗堵漏的目的。
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如申请号为201520364653.8公布的一种裂隙岩体巷道壁帷幕注浆加固及防渗体系,主要是对裂隙岩体巷道壁进行帷幕注浆。这种注浆方式在实际注浆施工时,由于工作量大,没有针对性,防渗能力一般,而且还会由于大面积的钻孔破坏岩体本身的结构,导致隧洞结构被破坏,影响固结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隧洞防渗流装置及渗流处理方法,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便于操作,而且不破坏隧洞的岩体结构,具有高效率防渗处理的优点,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洞防渗流装置,包括主机和便携式操作枪,所述主机由动力驱动装置和喷浆装置组成,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呈“L”字型的底载平台车,所述底载平台车内侧固定安装有发电机和驱动电机,所述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喷浆装置固定安装在底载平台车另一端,所述喷浆装置包括储浆室,所述储浆室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浆增压泵;
所述便携式操作枪包括Y型支架和双驱动钻孔机,所述Y型支架中心轴线上通过套轴安装有双向钻孔固定钻杆,且在Y型支架的两个支点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喷浆钻孔机和注浆插管,所述双向钻孔固定钻杆和喷浆钻孔机分别连接在双驱动钻孔机的两个输出端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载平台车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环形遮蔽挡板,且所述环形遮蔽挡板呈“C”字型固定将底载平台车闭合封闭。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浆室中心安装有搅拌棒,且所述搅拌棒通过传动链条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Y型支架包括末端固定臂和两根顶端固定支架,所述末端固定臂和顶端固定支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套接在双向钻孔固定钻杆和末端固定臂的连接处,所述喷浆钻孔机和注浆插管分别套装在两个顶端固定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驱动钻孔机固定安装在Y型支架末端,所述双驱动钻孔机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发电机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浆插管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箍,所述连接套箍通过输浆管与抽浆增压泵连接,且连接套箍与输浆管之间通过设置在连接套箍内的内嵌垫圈活动卡合密闭连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隧洞防渗流装置的渗流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网钻车
- 下一篇:用于方形隧道预留洞室的增压反渗装置及增压反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