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链置换及纳米金检测汞离子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209.5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宋晓蕾;王玉;黄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传感器 汞离子 检测 链置换 纳米金 比色 探针 核酸外切酶Ⅲ 修饰 核酸适配体 特异性识别 定量检测 放大特性 结构实现 缓冲液 灵敏度 目标物 传感器 错配 构建 适体 巯基 | ||
1.一种基于链置换及纳米金检测汞离子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含3条探针Probe1、Probe2和Probe3,核酸外切酶III;
和b)探针Probe4修饰的纳米金;
所述探针Probe1、Probe2、Probe3和Probe4的序列如SEQ No. 1、SEQ No. 2、SEQ No. 3和SEQ No. 4所示;所述Probe4的5’端修饰巯基(-S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核酸外切酶III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为5U/μ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Probe1、Probe2和Probe3在组分a)中的浓度分别为8-20 μM、8-20 μM和0.8-2.0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组分b)中修饰在纳米金上的Probe4的浓度为8-20 μ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比色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配制探针Probe1、Probe2、Probe3和Probe4溶液;
(2)配制含3条探针Probe1、Probe2和Probe3,核酸外切酶Ⅲ的组分a)的溶液;
(3)制备纳米金;
(4)制备Probe4修饰的纳米金溶液,即组分b)的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金的粒径为20nm。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比色生物传感器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将组分a)与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分别混合均匀,37℃保温孵育30min;
(b)将组分b)加入到上述溶液混合均匀,37℃保温孵育30min;
(c)从水浴锅中取出混合溶液,测定各混合溶液的吸光度值;
(d)根据不同浓度的汞离子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作汞离子浓度对数-吸光度值的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再根据待测样品中的吸光度值计算所含汞离子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光度值测定波长为400-800n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汞离子检测浓度为0nM-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2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