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智能网关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266.3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2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阳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连刚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B3/5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1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微控制器 网络接口芯片 载波发送模块 载波接收模块 载波耦合模块 模块连接 微控制 按键复位模块 电源模块 家用智能 指示模块 网关 电力载波数据 互联网控制 互联网数据 远程控制 连接网 手机 家用电器 互联网 转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智能网关,由电源模块、载波耦合模块、载波发送模块、载波接收模块、载波微控制模块、指示模块、网络微控制器模块、网络接口芯片、RJ45网络接口和按键复位模块组成,电源模块连接载波耦合模块,载波耦合模块连接载波发送模块和载波接收模块,载波发送模块和载波接收模块连接载波微控制模块,载波微控制模块连接网络微控制器模块,网络微控制器模块连接指示模块和按键复位模块,网络微控制器模块连接网络接口芯片,网络接口芯片连接RJ45网络接口,RJ45网络接口连接网线。本发明具有能接入互联网,具有互联网数据和电力载波数据相互转换,实现家用电器通过互联网控制和手机远程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网关,尤其是一种家用智能网关。
背景技术
市面上流行的家用智能网关,基本上都是WIFI和zigbee 组合,WIFI和315MHZ普通无线组合,WIFI和433MHZ普通无线组合,WIFI和2.4GHZ普通无线组合.ZIGBEE 模块虽具有中继功能,但中继点密集,一旦中继点稀少,效果很差。普通无线在家庭中穿墙能力差,通讯效果不理想。
电力载波一直应用在电力领域,优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电力载波通讯在家庭很好的克服了无线通讯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家用智能网关,其特征是,由电源模块、载波耦合模块、载波发送模块、载波接收模块、载波微控制模块、指示模块、网络微控制器模块、网络接口芯片、RJ45网络接口和按键复位模块组成,电源模块连接载波耦合模块,载波耦合模块连接载波发送模块和载波接收模块,载波发送模块和载波接收模块连接载波微控制模块,载波微控制模块连接网络微控制器模块,网络微控制器模块连接指示模块和按键复位模块,网络微控制器模块连接网络接口芯片,网络接口芯片连接RJ45网络接口,RJ45网络接口连接网线;电源模块由低频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芯片和DC-DC电路组成;载波发送模块由功率IC和发送滤波电路组成;载波接收模块由接收滤波电路、两级放大电路和两级检波电路组成;载波耦合模块由耦合线圈和高压CBB隔离电容组成,把载波信号和强电隔离,载波的收发均通过此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低频电源变压器变成低压后由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变成直流15v;由两个三端稳压变成12v和5v,提供载波发送模块、载波接收模块和载波微控制器模块的供电;DC-DC电路由15v 变成3.3v 给网络微控制器模块、网络接口芯片和RJ45网络接口供电;载波微控制器模块产生载波信号传递给载波发送模块进行功率放大和滤波;载波微控制模块由载波芯片及外围电路组成;载波微控制器模块处理载波接收模块的模拟信号,转变成数据后,变成RS232 格式和网络微控制器模块进行数据交换;网络接口芯片内部集成有10/100以太网控制器,内部集成TCP/IP 协议;网络微控制器模块和网络接口芯片采用SPI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网络微控制器模块和载波微控制器模块采用RS232格式进行数据交换;当载波有数据时网络指示模块改变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接入互联网,具有互联网数据和电力载波数据相互转换,实现家用电器通过互联网控制和手机远程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中:
1为电源模块;2为载波耦合模块;3为载波发送模块;4为载波接收模块;5为载波微控制模块;6为指示模块;7为网络微控制器模块;8为网络接口芯片;9为RJ45网络接口;10为按键复位模块;11为电源线;12为变压器;13为外壳A;14为外壳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连刚,未经阳连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