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管道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504.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固定 多管道 固定装置 泡沫棉 引流管 涂胶 粘扣 左右两侧 胶布 材料利用率 引流 固定要求 医疗器具 固定条 上管道 透明的 卡接 内腔 外壁 去除 对称 观察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多管道固定装置,包括涂胶泡沫棉片,所述涂胶泡沫棉片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管道固定槽,所述管道固定槽的内腔卡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壁设有粘扣,且粘扣固定在管道固定槽的左右两侧,本发明较好的解决目前市场上管道固定装置存在不可以多管道固定、不可视、无法“高举平台法”固定等问题,并且在保证管道固定牢靠的前提下,缩小涂胶泡沫棉片面积,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透明的粘扣的设计,能够在胶布固定位置观察引流管的引流状况,无需去除胶布,本发明将固定条增加为两个,能够满足相邻多管道的固定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多管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管道固定方式多为如下几种:自制胶布固定方式:多使用用普通胶布或3M胶布采用“高举平台法”将管道固定于患者皮肤上。但存在以下缺点,①胶布易卷边、脱落,使用时间短,更换频繁,增加护理工作量,严重者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②胶布固定部位无法观察引流情况,若需观察、挤压管道必须去除胶布。
产品型固定装置:目前市场上的管道固定装置,由涂胶泡沫棉片及尼龙粘扣组成。但存在以下缺点:①因涂胶泡沫棉片上管道固定面仅有一个“双面胶”固定条,无法满足相邻多管道固定需求;②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双面胶”固定条重复固定几次管道后,出现与涂胶泡沫棉片脱离现象;③尼龙粘扣材质不是透明的,无法观察管道是否堵塞情况;④该固定装置无法实现“高举平台法”固定管道,存在压迫管道的问题;⑤涂胶泡沫棉片面积大,成本高,材料利用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管道固定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管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管道固定装置,包括涂胶泡沫棉片,所述涂胶泡沫棉片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管道固定槽,所述管道固定槽的内腔卡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壁设有粘扣,且粘扣固定在管道固定槽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涂胶泡沫棉片的顶部与管道固定槽之间通过粘接固定,且管道固定槽凸出与涂胶泡沫棉片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粘扣粘接在管道固定槽的左右两侧,且粘扣由透明软塑料与尼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较好的解决目前市场上管道固定装置存在不可以多管道固定、不可视、无法“高举平台法”固定等问题,并且在保证管道固定牢靠的前提下,缩小涂胶泡沫棉片面积,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透明的粘扣的设计,能够在胶布固定位置观察引流管的引流状况,无需去除胶布,本发明将固定条增加为两个,能够满足相邻多管道的固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涂胶泡沫棉片、2管道固定槽、3引流管、4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管道固定装置,包括涂胶泡沫棉片1,所述涂胶泡沫棉片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管道固定槽2,所述管道固定槽2的内腔卡接有引流管3,所述引流管3的外壁设有粘扣4,且粘扣4固定在管道固定槽2的左右两侧。
其中,所述涂胶泡沫棉片1的顶部与管道固定槽2之间通过粘接固定,且管道固定槽2凸出与涂胶泡沫棉片1的表面,所述粘扣4粘接在管道固定槽2的左右两侧,且粘扣4由透明软塑料与尼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