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7089.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卢芹华;陈建辉;高凤;谢孝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6;B29D7/01;B29C35/02;B29D7/00;C08L23/06;C08L23/12;C08L23/08;C08L23/16;C08L51/06;C08K13/04;C08K5/098;C08K5/37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31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发泡 制备 微孔 聚碳酸酯 复合 方法 | ||
1.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聚烯烃片材制备:在聚烯烃发泡过程中,将聚烯烃原料、化学发泡剂以及其它助剂在螺杆挤出机中升温熔融后,使发泡剂在熔体中部分分解,制成待发泡的聚烯烃片材;
b)、聚碳酸酯片材制备/准备;
c)、叠配:将待发泡的聚烯烃片材和聚碳酸酯片材按照聚碳酸酯片材-待发泡的聚烯烃片材的顺序进行组坯,得到待压坯板;
d)、热压:采用平板硫化机,对所述待压坯板进行热压,控制热压温度100~200℃,热压压力1~10MPa,热压时间15~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原料为LDPE、HDPE、PP或者HDPE、LDPE与PP以任意比形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发泡剂为AC发泡剂或者ADCA发泡剂,所述其他助剂包括作为发泡剂的活化剂的氧化锌,化学发泡剂的添加量为所述聚烯烃原料质量的 5~25%,所述氧化锌的添加量为所述化学发泡剂的添加量10~30%。
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还包括填料、增强剂、增韧剂、抗氧化剂、改性剂、偶联剂和润滑剂。
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选自碳酸钙、玻璃空心微珠、云母、高岭土、滑石粉、蒙脱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氧化钛纤维、纳米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选自EVA、三元乙丙橡胶、POE、PHB、EPDM、ESI、PE-PP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DSTP、抗氧剂DLTP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选自PP-g-MAH、PE-g-MAH(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Zn(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锌)、PE-g-GMA(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E-g-AA (聚乙烯接枝丙烯酸)、PE-g-MMA (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学发泡制备微孔聚碳酸酯复合片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选自偶联剂KH-550、偶联剂KH-560、偶联剂KH-570、偶联剂KH-151、偶联剂KH-171、偶联剂KH-602、偶联剂KH-792、偶联剂TTS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0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亚麻纺织布料
- 下一篇:一种阻燃级哑黑复合薄膜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