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7619.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周剑飞;李宏建;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兴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25 | 分类号: | C03C17/25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黄艺平 |
地址: | 410215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增透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以硅化合物、溶剂、抑制剂、去离子水和酸催化剂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澄清溶胶;在澄清溶胶中搅拌加入氨水、乙酸乙酯,并在温度为40‑100℃的恒温回流的条件下反应0.5‑24h,制得乳白色二氧化硅溶胶;其中,硅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2‑10%,溶剂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60‑90%,水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1‑40%;采用乳白色二氧化硅溶胶,在经表面处理后的基底上涂覆成膜;该方法做的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孔隙率增大,折射率降低,在其耐摩擦性能基本不受损伤的同时增透效果提升明显;且该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便于在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硅增透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摩擦的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增透膜作为功能膜的一块重要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各行业中。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光学镜片、光电子产品玻璃屏、激光器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增透膜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用二氧化硅制备增透膜是比较常见的方法,其过程大多采用溶胶-凝胶法,主要分为酸催化法和碱催化法。通常情况下,酸催化即在酸性条件下配得的二氧化硅溶胶,所制二氧化硅增透膜比较致密,耐摩擦性较好,但增透效果不佳;而碱催化即碱性条件下配的二氧化硅溶胶,所制二氧化硅增透膜孔隙较大,增透效果较好,但是耐摩擦性又偏低。
针对以上缺陷,现有技术中进行了一些改进,如制备多层二氧化硅叠加膜,或在二氧化硅溶胶中添加聚乙二醇等有机物聚合物等,但这些方法大多存在着可控制性差,生产工艺繁琐,二氧化硅增透膜后期热处理温度高等缺陷,无法适合于工业大批量生产。
因此,现需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廉,且便于在工业上实现大规模生产、应用的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硅化合物、溶剂、抑制剂、去离子水和酸催化剂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澄清溶胶;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的澄清溶胶中搅拌加入氨水、乙酸乙酯,并在温度为40-100℃的恒温回流的条件下反应0.5-24h,制得乳白色二氧化硅溶胶;其中,硅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2-10%,溶剂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60-90%,水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1-40%;
步骤三、采用步骤二中所得的乳白色二氧化硅溶胶,在经表面处理后的基底上涂覆成膜;
步骤四、对步骤三所得的膜进行热处理,从而获得二氧化硅增透膜;其中,热处理的温度为80-550℃,热处理的时间为0.5-10h。
在步骤一中,澄清溶胶的制备方法为:
将质量百分数为2-10%的硅化合物与质量百分数为40-60%溶剂混合,且常温下缓慢搅拌1-3小时;缓慢滴入质量百分数为2-10%的抑制剂,继续搅拌1-2小时,记为A液;
将质量百分数为1-40%的去离子水、质量百分数为0.5-5%的酸催化剂、质量百分数为20-30%的溶剂三者混合,且在常温下搅拌0.5-2小时,记为B液;
在剧烈搅拌的状态下,将全部B液用滴液漏斗缓缓滴入的A液中,并继续搅拌2-5小时,所得溶胶记为C液;
将C液在室温下陈化24-48小时后获得步骤一中的澄清溶胶。
步骤三中,将步骤二所得乳白色二氧化硅溶胶陈化三天后,再在经表面处理后的基底上涂覆成膜。
在步骤三中,所述基底设为玻璃,其表面处理为:将玻璃分别在乙酰丙酮、洗涤剂、去离子水、乙醇中超声清洗10min,而后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兴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兴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锑掺杂氧化锡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函数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