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时隙CSMA\CA模式的自适应退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8551.9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胡泽鑫;徐鹏程;戴初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sma ca 模式 自适应 退避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时隙CSMA\CA模式的自适应退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站点在监听阶段统计自身的直连站点的数据STAn及当前信标周期内接收到的帧数量RecFrame;
S2.当站点判断需要进行数据发送时,根据步骤S1统计的直连站点数目STAn及帧数量RecFrame,选择退避时间范围;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进行退避时间范围的选择:
A.搜索待传输数据阵列的优先级信息,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准备发送;数据的优先级用x记录,x为自然数;
B.站点将待传输数据的退避次数NB和站点的重试次数RetryTime均初始化为0;
C.站点根据步骤A选取的数据优先级确定调节参数PE;
D.站点根据步骤S1获取的直连站点的数据STAn和帧数量RecFrame确定退避边界时间BoB;
E.根据步骤C获取的调节参数PE和步骤D获取的退避边界时间BoB,确定退避时间Tback,同时设置退避定时器的时长为Tback;
S3.站点对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情况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该数据下一次发送退避时间的时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隙CSMA\CA模式的自适应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监听阶段为网络站点在信标周期内未发送数据,处于搜索网络信号或接收其他网络站点数据的流程阶段,所述信标周期是指由网络协调器分配的,用于指示网络站点接入信道的周期性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隙CSMA\CA模式的自适应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站点在监听阶段接收网络中其他站点传输的数据,每接收一帧完整的数据,则帧数量RecFrame+1;若发现数据中记录的发送站点ID不在本站点的直连站点列表STAList中,则直连站点数目STAn+1,并将发送站点ID添加到STAList中,否则保持STAn及STAList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时隙CSMA\CA模式的自适应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确定调节参数PE,具体为采用如下公式确定调节参数PE:
PE=P(x)
式中x表示数据优先级,以0~2表示,若x=0则表明优先级最高,x=2表明优先级最低;函数P(x)由下式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时隙CSMA\CA模式的自适应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的确定退避边界时间BoB,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确定退避边界时间BoB:
BoB1=max(8,STAn)
BoB2=min(RecFrame,STAn*2)
BoB=max(BoB1,BoB2)
式中max()为取最大值函数,min()为取最小值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时隙CSMA\CA模式的自适应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所述的确定退避时间Tback,具体为采用如下算式确定退避时间Tback:
Tback=rand[0,BoB]+PE
式中rand[]为产生随机数函数,rand[0,BoB]表示在[0,BoB]区间内取随机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时隙CSMA\CA模式的自适应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动态调整该数据下一次发送退避时间的时间段,具体为若抢占信号不成功或应答不正确,则更新退避次数NB或重试次数RetryTime,并采用如下步骤进行调整:
a.当退避时间结束时,执行信号检测;
b.根据步骤a的检测结果,采用如下规则执行操作:
若检测到信道忙,则将退避次数NB更新为NB+1,并跟新调节参数PE为PE=PE+2NB;更新完成后判断退避次数NB与设置的最大退避次数的大小:若NB大于最大退避次数,则上报发送数据失败并结束本次发送流程;若NB小于或等于最大退避次数,则根据步骤E重新确定退避时间Tback;
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并判断是否需要等待应答帧;
c.根据步骤b是否需要等待应答帧的判定结果,采用如下规则执行操作:
若判定不需要等待应答,则上报发送成功,结束本次发送流程;
若判定需要等待应答,则判定应答帧是否发送成功;
d.根据步骤c的应答帧是否发送成功的判定结果,采用如下规则执行操作:
若应答帧发送成功,则上报发送成功,结束本次发送流程;
若应答帧发送不成功,则更新重试次数RetryTime为RetryTime+1,同时将退避边界时间BoB更新为BoB=min(BoB*2,maxSTAn),其中maxSTAn为网络站点的最大规模数;同时,判断重试次数RetryTime与设置的最大重发次数的大小;
e.若重试次数RetryTime大于最大重发次数,则上报发送失败,结束本次发送流程;
若重试次数RetryTime小于或等于最大重发次数,则根据步骤E重新确定退避时间Tbac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85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弹性配电网恢复力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故障指示器及其组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