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友好型模具用P20钢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8645.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赵峰;戴文婷;王振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4;C22C38/46;C22C38/50;C22C38/02;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友好型 模具 成分优化 钢板制造 生产效率 模具钢 预硬化 质量份 组份 生产 生产成本 | ||
1.一种环境友好型模具用P20钢,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份组份组成:C:0.26%~0.31%,Si:0.43%~0.55%,Mn:1.5%~1.65%,P:≤0.018%,S:≤0.010%,Cr:1.35%~1.5%,Ni:0.05%~0.12%,V:0.015%~0.035%,Ti:0.01%~0.02%,B:0.001%~0.003%,余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友好型模具用P20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20钢的成品厚度为20mm-40mm,宽度为2200mm-2500mm,P20钢板组织均匀细小,钢板硬度范围28-32HRC,同一钢板硬度偏差在2HRC以内,探伤合格率达100%。
3.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境友好型模具用P20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转炉冶炼;要求碳含量≥0.10%,防止钢水过氧化;为保证脱氧完全,要求钢中Alt≥0.02%,减少钢中硬质夹杂总量;
2)LF精炼、RH处理;白渣精炼时间≥20min,软吹时间≥8min;减少夹杂物来源并保证夹杂物充分上浮、排出,减少夹杂的有害影响,钢中O+N+H≤80ppm;
3)连铸;采用低过热度、过热度控制在25±10℃;恒拉速、常用拉速为0.8~1.2m/min;及全程保护浇注;采用二冷电磁搅拌和凝固末端轻压下,在减少钢水二次氧化的同时较小铸坯中心偏析和疏松,保证铸坯内部质量;其中,电磁搅拌电流为350A,频率为5Hz,凝固末端轻压下区间fs0.45-0.9,压下量4.5mm;
4)堆垛缓冷;坯料进行堆冷,堆冷时间≥48h;
5)铸坯检验与修磨、加热;采用步进式双蓄热式加热炉加热,入炉前将坯料预热到350℃以上,然后入炉,加热介质为高炉和转炉混合煤气,加热时间控制在180-240min,出钢温度要求1130-1180℃,三段加热温度控制:预热段:780-950℃,加热段:1020-1200℃,均热段:1180-1250℃;
6)高压水除鳞;高压水除鳞压力18-23MPa;
7)轧制;采用两阶段控轧,为保证厚板内部质量,有效消除偏析和裂纹,粗轧和精轧工艺严格按如下执行:粗轧开轧温度≥1060℃,避免展宽轧制,要求道次压下量在≥23mm,轧速控制在≤1.2m/s,其中有一道轧制变形区形状比在0.6以上,轧速控制在1.1m/s以内;中间坯厚度控制在1.5倍成品厚度以上,精轧温度900-950℃,轧制道次≤7道,要求第1道压下量≥15mm,压下率≥10%,在加工硬化不太严重情况下在温度较高时增加变形力的渗透,进一步强化粗轧效果;
8)ACC冷却;采用ACC层流方式,冷速控制在8-12℃/s,终冷温度控制在700-750℃;
9)热矫直、堆垛缓冷;冷却后钢板进行在线矫直,采用二级模型自动矫直,仅矫直1道,矫直后返红温度在550~580℃;钢板下线堆冷,堆冷温度≥350℃,堆冷时间≥48h;
10)表面检验、精整;
11)回火;为进一步消除内应力,提高组织均匀性,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工艺为:回火温度560±10℃,回火时间:2h;
12)性能检测、成品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86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韧性复合金属材料
- 下一篇:一种矿用金属支撑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