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酸序列在用于使昆虫Dip3蛋白失活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8801.9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开珺;蔡秋宸;李明;张玮;徐沙;崔继辉;张雪雯;张力丹;何浩娟;寇田超;董树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N1/21;C12N1/19;C07K14/435;C12N15/82;A01H5/00;A01H6/46;A01H6/54;A01H6/14;A01H6/60;A01P7/04;C12R1/07;C12R1/125;C12R1/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烽 |
地址: | 65009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序列 用于 昆虫 dip3 蛋白 中的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氨基酸序列在用于使昆虫Dip3蛋白失活中的应用。所述氨基酸序列为如(I)至(III)中的至少一种;(I)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及与其一致性在95%以上的氨基酸序列;(II)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及与其一致性在95%以上的氨基酸序列;(III)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及与其一致性在95%以上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氨基酸序列在用于使昆虫Dip3蛋白失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斜纹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典型的杂食性昆虫。已知可以危害的植物达99科290多种,包括棉花、烟草和蔬菜等农作物。由于斜纹夜蛾繁殖能力强,且易对农药产生抗药性,近年来,对蔬菜和花卉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防治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来防治,但化学农药大量和长期使用,一方面害虫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另一方面,带来了环境污染、水质污染及人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需求有效的替代防治技术迫在眉睫。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害虫防治中成为可能。
分子防治具有如下优点: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作物产品质量,并且不会产生抗药性。
但是,如何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害虫防治中,则需要确定具体可应用的蛋白和基因;以及进一步的能够以其作为靶标并通过与其结合等行为来失活该靶标蛋白或基因的物质。
dip3作为斜纹夜蛾天然免疫信号通路NF-κB的辅助因子之一,参与调控了斜纹夜蛾抗菌肽等下游免疫基因,是防治斜纹夜蛾的一个重要靶标蛋白。双斑侧沟茧蜂是斜纹夜蛾的自然宿主,它带有的双斑侧沟茧蜂病毒具有高丰度的Vank基因,特别是Vank86、Vank92和Vank101,其表达产物能与斜纹夜蛾的dip3蛋白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使dip3蛋白失活,从而使斜纹夜蛾产生免疫抑制,最终使斜纹夜蛾死亡,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然而dip3受到抑制后,斜纹夜蛾个体水平上的头壳宽度和体长无明显变化,抑制效应只能通过观察斜纹夜蛾血淋巴粒细胞凋亡来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一提供了一种氨基酸序列在用于使昆虫Dip3蛋白失活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氨基酸序列为如(I)至(III)中的至少一种;
(I)所述氨基酸序列如1)或2)所示:
1)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与1)中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在95%以上,且与1)中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其氨基酸序列为与1)中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在99%以上,且与1)中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II)所述氨基酸序列如3)或4)所示:
3)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4)与3)中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在95%以上,且与3)中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其氨基酸序列为与3)中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在99%以上,且与3)中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III)所述氨基酸序列如5)或6)所示:
5)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6)与5)中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在95%以上,且与5)中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其氨基酸序列为与5)中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在99%以上,且与5)中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本申请之二提供了一种能够编码如本申请之一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在用于使昆虫Dip3蛋白失活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8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