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9861.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伟;赵瑞;王翠花;韩胜利;吴正明;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1/00 | 分类号: | C09J171/00;C09J11/08;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烷改性聚醚 聚合物 装配式混凝土 重质碳酸钙 建筑接缝 密封胶 有效地 制备 防水密封效果 聚氧化丙烯醚 可水解硅烷基 高岭土 弹性恢复率 断裂伸长率 纳米碳酸钙 功能助剂 触变剂 粘接性 质量比 质量份 端基 接缝 色浆 催化剂 抵抗 | ||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B组分和C组分,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质量比为10:1,所述C组分适量;
按质量份数计,每100份所述A组分中包括20~50份硅烷改性聚醚聚合物I、5~50份硅烷改性聚醚聚合物II、5~35份増塑剂、10~30份纳米碳酸钙、5~20份重质碳酸钙、0.1~3份触变剂和0.1~5份功能助剂;所述硅烷改性聚醚聚合物I和所述硅烷改性聚醚聚合物II为端基可水解硅烷基的聚氧化丙烯醚;
按质量份数计,每100份所述B组分中包括15~35份増塑剂、40~60份重质碳酸钙、1~10份高岭土和1~20份催化剂;
所述C组分为色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増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氢化蓖麻油、聚酰胺钠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助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UV-770、UV-944、UV-292和UV-326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和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钛化合物和烷基胺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所述A组分、所述B组分和所述C组分,制备所述A组分、所述B组分和所述C组分的先后顺序不限;
所述A组分的制备方法为:向反应釜中加入硅烷改性聚醚聚合物I、硅烷改性聚醚聚合物II、増塑剂、纳米碳酸钙、重质碳酸钙、触变剂和功能助剂,在真空条件下共混1~2小时,得到A组分;
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为:向反应釜中加入増塑剂、重质碳酸钙、高岭土、催化剂,在真空条件下共混1~2小时,得到装配式混凝土接缝用耐候密封胶B组分;
所述C组分为色浆;
将所述A组分、所述B组分和所述C组分分别包装,使用时将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按质量比10:1混合,再加入适量C组分,搅拌10~20分钟,得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多组分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98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