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细涤纶低弹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1956.8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8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根;袁正平;张学东;马文平;王锋宾;王建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84 | 分类号: | D01F6/84;C08G63/183;D06M13/11;D06M13/224;D06M15/53;D06M13/02;D06M13/292;D06M13/25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152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低弹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超细涤纶低弹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改性聚酯熔体经计量、挤出、冷却、上油和卷绕制得POY丝,POY丝经导丝管、网络、加热拉伸、假捻、热定型和卷绕成型制得DTY丝,即超细涤纶低弹丝;
改性聚酯的分子链包括对苯二甲酸链段、乙二醇链段和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带支链的二元醇的结构式如下: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3的直链亚烷基,R3选自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4选自碳原子数为2~5的烷基;
所述改性聚酯中环状低聚物的含量≤0.6wt%;
所述改性聚酯的数均分子量20000~27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8~2.2;
所述改性聚酯中带支链的二元醇链段的摩尔含量为对苯二甲酸链段摩尔含量的3~5%;
所述冷却时,保持纵向高度不变,增大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积,同时缓冷腔室采用保温的方式保持喷丝板的板面温度;
所述上油用的油剂中含有冠醚,且冠醚的含量为67.30~85.58wt%;
所述冠醚为2-羟甲基-12-冠-4、15-冠醚-5或2-羟甲基-15-冠-5;
所述超细涤纶低弹丝的单丝纤度<0.3dtex,卷曲收缩率为8.0±1.0%,卷曲稳定度≥75%;
所述超细涤纶低弹丝的初始模量≤70cN/dtex,线密度偏差率≤0.2%,断裂强度≥3.2cN/dtex,断裂强度CV值≤8.0%,断裂伸长率为22.0±2.0%,断裂伸长CV值≤5.0%,卷曲收缩率变异系数CV值≤9.0%,网络度为95±5个/m,沸水收缩率为4.0±0.5%,含油率为2~3%,满卷率≥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涤纶低弹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清理喷丝板的周期延长了35~45%,纺丝组件的更换周期≥40天;
所述增大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积是指在保持与缓冷腔室连接的喷丝板不变的前提下,将缓冷腔室的横截面由圆形改为矩形;
所述缓冷腔室由保温板和隔片围成,保温板嵌入式悬挂于纺丝箱体的底部,保温板内开设中空腔室Ⅰ,隔片安插在中空腔室Ⅰ内将其分隔成多个缓冷腔室,每个缓冷腔室内有一块喷丝板;
所述保温板为内部填充耐温400℃以上的保温材料的不锈钢板,保温板的厚度为30~50mm,不锈钢板的壁厚为0.9~1.5mm;
所述保温材料为岩棉或陶瓷纤维;
所述隔片的厚度为1~3mm;
所述中空腔室Ⅰ内的多块喷丝板为圆形喷丝板,多块喷丝板的直径相同、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紧密相邻;
所述中空腔室Ⅰ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平行于多块喷丝板圆心连线的边为长边,垂直于长边的边为短边;
所述长边的长度为所述多块喷丝板直径之和的1.2倍,所述短边的长度为所述喷丝板直径的1.7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涤纶低弹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下叠加隔热板,隔热板的材质与保温板相同,隔热板内开设中空腔室Ⅱ,中空腔室Ⅱ与中空腔室Ⅰ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在中空腔室Ⅱ与中空腔室Ⅰ连通的位置,中空腔室Ⅱ横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中空腔室Ⅰ横截面的两条短边重合,且该两条边的长度大于两条短边;
所述隔热板的厚度为25~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涤纶低弹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剂在200℃加热处理2h后热失重小于15wt%;
所述油剂在(50±0.01)℃时,运动粘度为27.5~30.1mm2/s,所述油剂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wt%的乳液后的运动粘度为0.93~0.95mm2/s;
所述油剂的油膜强度为121~127N;
所述油剂的表面张力为23.2~26.8cN/cm,比电阻为1.0×108~1.8×108Ω·cm;
上油后,纤维与纤维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50~0.263,动摩擦系数为0.262~0.273;
上油后,纤维与金属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02~0.210,动摩擦系数为0.320~0.3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19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亮光涤纶中强丝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