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钻井安全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2171.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詹柱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柱友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检测模块 石油钻井 主控模块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硫化氢 安全预警装置 二氧化氮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 气体浓度变送器 浓度检测装置 气压检测芯片 人机交互模块 温湿度变送器 无线接收天线 可燃性气体 存储模块 检测结果 检测装置 控制面板 通讯模块 一氧化碳 输出端 输入端 二氧化硫 显示屏 直观 检测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安全预警装置,包括主体、主控模块,所述主体上设有无线接收天线、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主控模块上连接有气体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变送器、气压检测芯片、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气体浓度变送器和I/V转换器,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硫化氢浓检测装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二氧化氮浓度检测装置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本发明用于石油钻井度有毒及可燃性气体进行检查,能检测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检测结果精度高,显示直观清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石油钻井安全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目前实行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管理运作模式,要求该行业各级管理和工作人员必须对上中下游企业的基本生产运行方式能够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使工作部署更符合企业实际。同时,由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复杂性,即使是上游企业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往往也缺乏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全貌的认识。为满足石油石化行业一体化运作模式需要,提高各级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决策水平,促进上中下游管理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国石化出版社组织立项规划了这套《石油勘探开发知识读本》系列丛书。
目前在进行石油开采时使用的检测装置功能单一,不具备多种气体浓度的检测,检测结果精度不高,显示不直观,很容易引起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石油钻井安全预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钻井安全预警装置,包括主体、主控模块,所述主体上设有无线接收天线、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主控模块上连接有气体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变送器、气压检测芯片、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气体浓度变送器和I/V转换器,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硫化氢浓检测装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二氧化氮浓度检测装置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数据显示模块和语音播报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子模块、zigbee通信子模块和wifi通信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采用ARM9内核的微处理器,型号为AT91RM9200。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模块采用EEPROM和Flash ROM存储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用于石油钻井度有毒及可燃性气体进行检查,能检测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检测结果精度高,显示直观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气体检测模块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气体检测模块;2-主控模块;3-通讯模块;4-人机交互模块;5-数据显示模块;6-语音播报模块;7-存储模块;8-无线接收天线;9-显示屏;10-主体;11-温湿度变送器;12-气压检测芯片;13-气体浓度检测装置;131-硫化氢浓检测装置;132-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133-二氧化氮浓度检测装置;134-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14-气体浓度变送器;15-I/V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柱友,未经詹柱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2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