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2383.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2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崔英云;王秋静;刘孟;刘德海;张伟杰;张楚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67;A61K8/34;A61Q19/00;A61Q19/02;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5108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美白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氧化白藜芦醇:0.01%~10%,黄芩提取物:0.01%~20%,百里香提取物:0.01%~10%,诃子果提取物:0.01%~10%,水解欧洲李:0.01%~15%,烟酰胺:0.5%~20%,光果甘草提取物:0.01%~10%。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能起到均衡美白的效果,即能够综合考虑皮肤美白的各个环节。具体而言,可以从黑色素生成诱因(炎症)、黑色素生成过程、阻断黑色素的转移过程、抑制角化细胞对黑色素的吞噬,阻止黑色素进入角质层,抑制显色到最后黑色素消化排出过程等各个环节综合考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化妆品领域。
背景技术
“美白肌肤”是广大爱美女性永恒的话题与追求。美白护肤品的研发、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自然成为研究者、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发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
另外,紫外线的照射也会令黑色素产生变化,生成一种保护皮肤的物质,然后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色斑和肤色不匀等皮肤问题。
目前,一般的皮肤美白剂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阻断酪氨酸酶生成黑色素的合成途径,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产达到美白的作用。此类皮肤美白剂主要有熊果苷、氢醌及衍生物,L-抗坏血酸及衍生物,曲酸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乙基醚及其衍生物、烟酰胺、传明酸、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等等。但是,上述皮肤美白剂不能综合考虑皮肤美白的各个环节,例如:从黑色素生成诱因、黑色素生成过程到最后黑色素消化排出过程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美白组合物可实现安全美白,具有较低的刺激性,并且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提亮肤色,增加皮肤的新陈代谢等多种机理以达到美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美白组合物,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氧化白藜芦醇:0.01%~10%,
黄芩提取物:0.01%~20%,
百里香提取物:0.01%~10%,
诃子果提取物:0.01%~10%,
水解欧洲李:0.01%~15%,
烟酰胺:0.5%~20%,
光果甘草提取物:0.01%~10%。
根据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以所述美白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氧化白藜芦醇的加入量为0.01%~8%,优选为0.01%~5%,更优选为0.05%~0.5%;
所述黄芩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01%~15%,优选为0.01%~10%,更优选为1%~5%;
所述百里香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01%~8%,优选为0.01%~5%,更优选为0.5%~2%;
所述诃子果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01%~5%,优选为0.01%~3%,更优选为0.1%~1%;
所述水解欧洲李的加入量为0.01%~10%,优选为0.01%~8%,更优选为0.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2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