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铝复合极柱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2386.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8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李勇军;姜斌;姚万浩;龙绘锦;何波;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铝复合 极柱 制造工艺 动力电池 铝液 加热 加热炉 企业规模化 工艺制造 接触电阻 冷却处理 制造成本 逐步降低 传统的 摩擦焊 出模 放入 分切 可控 拉拔 铝块 模腔 熔解 铜块 虚焊 注液 保温 成型 冷却 制造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铜铝复合极柱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热:将铝块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并熔解成铝液;步骤2)、注液:将步骤1)中的铝液注入底部含有铜块的模腔内并保温;步骤3)、冷却:使温度由高逐步降低进行冷却处理,形成铜铝复合块;步骤4)、成型:出模后进行尺寸分切,即得到铜铝复合极柱。相比于传统的摩擦焊工艺制造铜铝复合极柱,采用本发明制造工艺制得的铜铝复合极柱具有更高的拉拔强度、更低的接触电阻,且铜铝复合极柱一致性更高,制造风险更为可控,不会出现虚焊等异常情况;此外,本发明制造工艺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适于企业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铜铝复合极柱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极柱是动力电池中连通电池内外的必要部件,极柱的一端与动力电池的外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电池的内部电芯连接,使电池能够实现充放电的功能。由于电池的外电路采用铝材料可以降低成本和重量,所以外电路中单体电池之间的连接一般使用铝片,但电芯内部负极集流片是铜箔材料,所以要求负极柱为铜材料才能保证电池的使用性能。根据这一需要,目前的动力电池负极有采用铜铝复合极柱。在电池的外部,极柱材料为铝,而在电池的内部,极柱的材料为铜,铜铝之间通过摩擦焊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复合极柱。
然而,实际生产中发现,采用摩擦焊焊接工艺制造铜铝复合极柱的生产工艺存在以下不足:第一、铜和铝的线胀系数不同,容易引起热应力,而且这种热应力往往不易消除,结果会产生很大的焊接变形。第二、在进行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应力和脆性的增加,焊接界面容易产生裂纹,尤其是热影响区更容易产生裂纹,甚至发生断裂,大大降低复合极柱的安全性。第二、焊接后铜铝复合界面电阻相对较大,拉拔强度相对较低,大大降低复合极柱连接的可靠性。第四、摩擦焊焊接工艺要求较高,并且还需要保证成型后极柱的圆柱度等,相应也导致复合极柱的制造成本比较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复合极柱性能稳定、拉拔强度高、电阻率低的动力电池铜铝复合极柱的制造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铝复合极柱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加热:将铝块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并熔解成铝液;
步骤2)、注液:将步骤1)中的铝液注入底部含有铜块的模腔内并保温;
步骤3)、冷却:使温度由高逐步降低进行冷却处理,形成铜铝复合块;
步骤4)、成型:出模后进行尺寸分切,即得到铜铝复合极柱。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制造工艺的一种改进,步骤4)中形成的铜铝复合极柱的拉拔强度≥9000N/mm2,优选地,拉拔强度≥10000N/mm2。其中,拉拔强度的高低反映了复合极柱的结构稳定性,拉拔强度越高代表铜铝复合强度越强;实验测试表明,通过摩擦焊工艺形成的铜铝复合极柱,其拉拔强度远低于9000N/mm2;而本发明制造工艺制得的铜铝复合极柱,其拉拔强度均在9000N/mm2以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制造工艺的一种改进,步骤4)中形成的铜铝复合极柱的接触电阻≤1mΩ,优选地,接触电阻≤0.1mΩ。其中,接触电阻的高低影响着铜铝复合极柱的过流性能,接触电阻越低代表铜铝复合极柱的过流性能越好;实验测试表明,通过摩擦焊工艺形成的铜铝复合极柱,其接触电阻普遍在5mΩ左右;而本发明制造工艺制得的铜铝复合极柱,其接触电阻普遍低于1m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2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