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3137.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8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兆坤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残疾人 行走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残疾人用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
背景技术
下肢残疾人,在日常的出行或生活中,往往需要拐杖,甚至轮椅才能出行,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而目前残疾人所使用到的拐杖,由于高度是固定的,因此,往往只能购买适合自身高度的拐杖,此外,目前的一些调节高度的爬山拐杖,虽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调节高度,但是,该拐杖是明显不适合下肢残疾人使用的。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包括支撑托架和底座,还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和弹性复位器;
所述支撑托架可移动的套嵌在高度调节装置上;
所述底座固定在高度调节装置的底部;
所述弹性复位器一端与支撑托架连接,另一端穿过高度调节装置后与底座相连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高度的调节,使得支撑托架可以在高度调节装置上移动,当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打开调节开关,即可通过下压释放出高度调节装置中的气体,使得高度变低,或者打开调节开关,上拉吸取气体,使得高度提高,而弹性复位器,可以在下压或上拉过程中,对高度的调节具有复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度调节竿、调节腔体和安装在支撑托架上的调节开关;
所述高度调节竿为中空结构;
所述高度调节竿一端可移动的套嵌在调节腔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托架上,并与调节开关相联通,通过高度调节竿在调节腔体上往返移动,可以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被排出或吸进,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开关包括调节旋盖、连通柱和固定在连通柱上的挡块;
所述连通柱固定在调节旋盖上;
所述调节旋盖上的挡块设置在支撑托架内,使连通柱在轴向上形成一段可调节的距离;
所述支撑托架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旋盖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开启调节旋盖,使得调节旋盖沿轴向被拔出一段距离,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和连通柱被排出或被吸入,达到排气下压或吸气上拉的调节高度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盖上设有密封垫圈,所述调节旋盖通过密封垫圈固定在支撑托架上,通过密封垫圈,当调节旋盖关闭时,密封垫圈可以很好的对气体进行阻隔,使得气体不会外漏。
更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竿与调节腔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圈,密封胶圈的设置,可以避免高度调节竿与调节腔体的交接处发生漏气,确保高度得以按照调节的高度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托架上设有弹性护垫,通过弹性护垫的设置,可以使得残疾人的臂部得到保护,不会由于长时间的与支撑架托架接触而造成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器为弹簧,通过弹簧,可以对支撑托架和调节腔体起到调节复位和支撑的作用,简单方便。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耐磨垫片,耐磨垫片的设置,使得底座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保护,不会发生磨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进行高度的调节,使得支撑托架可以在高度调节装置上移动,当需要对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打开调节开关,即可通过下压释放出高度调节装置中的气体,使得高度变低,或者打开调节开关,上拉吸取气体,使得高度提高,而弹性复位器,可以在下压或上拉过程中,对高度的调节具有复位的作用。
(2)本发明公开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通过高度调节竿在调节腔体上往返移动,可以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被排出或吸进,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作用。
(3)本发明公开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通过开启调节旋盖,使得调节旋盖沿轴向被拔出一段距离,使得调节腔体内的气体通过高度调节竿和连通柱被排出或被吸入,达到排气下压或吸气上拉的调节高度的目的。
(4)本发明公开的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通过弹簧,可以对支撑托架和调节腔体起到调节复位和支撑的作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下肢残疾人行走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调节开关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兆坤,未经潘兆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3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康复训练用的医疗辅助器材
- 下一篇: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腰部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