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3858.8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颜伯甫;黄钟仪;林尚一;林港洲;刘通发;郑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10 | 分类号: | G06T17/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吕雁葭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扫描数据 三维模型 构建 三维模型数据 被测物体 补偿模板 区域扫描 形变模型 数据库单元 构建系统 三维扫描 扫描区域 形变 比对 迭合 对准 搜寻 填补 | ||
1.一种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对一被测物体进行360度三维扫描,以取得对该被测物体的多个不同扫描区域的区域扫描数据;
迭合各该区域扫描数据成一360度三维扫描数据,其中,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包括该待测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曲率数据及扫描区域数据;
依据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在一数据库单元中搜寻一形变模型数据;
比对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对该形变模型数据进行迭合与形变处理,以构建一补偿模板三维模型数据;以及
依据补偿模板三维模型数据,填补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的至少一未知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该被测物体进行360度三维扫描包括:
配置至少一扫描测头模块在一环形装置,以形成一360度扫描结构;
校正各该扫描测头模块,使各该扫描测头模块在该环形装置上相对应的扫描区域取得一转换坐标数据;
通过各该扫描测头模块在该环形装置上相对应的扫描区域取得对该被测物体的区域影像数据;以及
依据各该扫描测头模块在该环形装置上相对应的扫描区域的转换坐标数据,将各该三维空间坐标数据转换至相对应的该区域扫描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各该扫描测头模块包括:
提供一校正对象,其中,该校正对象为一符合该被测物体的模型,该校正对象包括一已知影像数据;
各该扫描测头模块对该校正组件进行360度三维扫描,以取得各该扫描测头模块在该环形装置上相对应的扫描区域对该校正组件的区域数据;以及
各该区域数据分别迭合至该校正对象的该已知影像数据中相对应的区域校正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该数据库单元中搜寻该形变模型数据包括:
提供一数据库单元,其中,该数据库单元用以存取多个不同形态的三维模型数据;
对该数据库单元的各该三维模型数据依特征描述进行分群,以得到多个群组;
依据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在该数据库单元中的该多个群组中搜寻出一关联群组;
在该关联群组中搜寻出多个主要候选样式;
比对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找出各该主要候选样式的相对应的权重;以及
依据各该主要候选样式的相对应的权重,组合成该形变模型数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该补偿模板三维模型数据包括:
将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与该形变模型数据进行对准;
搜寻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的多个关键点与该形变模型数据的多个关键点;以及
通过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的各该关键点与该形变模型数据的各该关键点,将该形变模型数据迭合至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使该形变模型数据产生形变以构建该补偿模板三维模型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对准包括通过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进行对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对准包括通过线性方法或/及非线性方法进行对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寻该360度三维扫描数据的各该个关键点与该形变模型数据的各该个关键点包括通过ISS(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NARF或uniform sampling的三维关键点选取的算法。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该未知区域包含至少一无边界范围的开放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38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有限元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