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导CuCrZrMg系铜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4041.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姜婷;李银娥;操齐高;王轶;郑晶;贾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3;C22F1/08;C22F1/02;H01B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cucrzrmg 铜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CuCrZrMg系铜合金丝材,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Cr 1.5~15.0%,Zr 0.1~2.5%,Mg 0.05~1.0%,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CuCrZrMg系铜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一、熔铸成铸锭;二、对铸锭进行表面处理和均匀化处理;三、冷锻成棒材,再冷旋锻成丝棒材;四、拉拔成丝材并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的高强高导铜合金丝材的合金成分设计合理,合金化程度高,生产成本合适,工艺可控,环境友好,合金强度高,电导率高,高的抗拉强度和高导电率能够满足高电流连接件、电力、机械电子等对高强高导材料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导铜CuCrZrMg系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高强、高导电合金的代表——铜铬锆合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如高电流连接件、电力、机械电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也成为铜及合金研究、生产部门关注的重点。Cu-Cr-Zr系合金是一类具有综合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结构功能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核装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高速铁路、电阻焊和连铸等领域,特别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的主打产品;在高速电气化列车架空导线方面,Cu-Cr-Zr合金以其优异的性能、低成本和环保友好等特点逐步代替系列铍铜合金的应用。高电流连接件、电力、机械电子和高速铁路等的发展需要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不仅具备铍钴铜的强度(750~930MPa),同时具备铜铬锆合金的导电性能(75%IACS~85%IACS)。Cu-Cr-Zr系合金的高导电性能已经成为关注焦点,需要我们及时开发出高强的Cu-Cr-Zr系合金以及与之配套的制备方法,以满足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关于Cu-Cr-Zr系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低Cr系列(Cr含量小于1.2%),导电性能达到70%IACS~80%IACS,但合金强度较低,仅500MPa左右;(2)非真空气氛的规模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增加了铸锭的含气量,降低了铸锭的品质,影响材料的弹性和电学性能;(3)稀土等的微合金化主要集中在低Cr系列的Cu-Cr-Zr合金,对性能提升有作用但幅度较小。
公开的发明专利CN201210567822.9简化了时效强化型低合金化(Cr含量在0.15~0.6%)Cu-Cr-Zr-X合金合金线材的制备加工工艺,其制备的合金超细线材强度为430~690MPa,只能满足现代高速铁路、低速重载等各种不同接触网的需求,无法满足高速铁路进一步提速对合金线材强度的要求;CN201610401790.3通过对Cr含量在0.5~1.2%的Cu-Cr-Zr稀土元素改性及熔炼工艺改善等手段进行材料成分优化设计,突破强度和导电率相互矛盾的关系,在保证导条端环高强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导电性能,但抗拉强度最高仅为502MPa。CN201610074956.5采用连续固溶+淬火装置及工艺处理Cu-Cr-Zr合金棒材或线材,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有利于保证合金棒材或线材淬火质量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未提及合金具体成分和成品线材的抗拉强度和导电性能;CN200810235978.0主要是通过惰性气体保护熔炼、板材的轧制,不同含量、不同种类的微量元素(Ni、Si、Ti),来改变合金的性能,尤其加入适量的Si或Ti元素可获得优越综合性能的合金板材,但板材最大抗拉强度为603MPa,导电率为77%IACS,抗拉强度没有大幅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强高导CuCrZrMg系铜合金丝材。该铜合金丝材合金成分设计合理,合金化程度高,生产成本合适,工艺可控,环境友好,合金强度高,电导率高。且制备铜合金丝材的方法为通过真空+充氩+电磁搅拌熔铸工艺,使熔体充分排气,有效预防疏松,同时破碎粗大的网状Cr增强相和层片状的CuZr化合物相,使其均匀分布于铜基体上,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均匀性、铸锭质量,改善合金的加工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4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