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铜水套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4369.4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荣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400 江西省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铜水套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铜水套,主要内容为:包括基座、换热管、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采用铜材,所述换热管浇铸在基座内,换热管采用铜管,换热管内壁上设有凸起,换热管内壁上的凸起为螺纹,使得换热管为内螺纹铜管,换热管在基座内入口和出口分别为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速炉铜水套,尤其涉及一种铸造铜水套。
背景技术
闪速炉是有色冶炼工业近代开发的一种新型强化冶炼设备,具有燃耗低、生产能力大、对冶炼原料适应性广、有很高的脱硫率、有利于烟气回收治理等。
连续工作的大型冶金炉内壁长期承受高温物料、熔融流体和高温粒子气流的冲刷和熔蚀。目前国内外闪速炉均采用在炉内不同部位埋设数量和形式不同的铜水套或不定形耐火捣打料内埋数根带有翅片的水冷铜管的方式对耐火材料进行冷却保护。
常用的闪速炉水冷铜套结构,由纯铜基体和内置水冷通道构成,目前使用的铜水套基本上是采用铸造工艺手段将铜管预埋在铸型内,浇注铸入纯铜基体内的方式制成。
公知采用预埋铜管整体铸造方法成型的铜水套,预埋铸入的水道材料是 φ40×4的紫铜管,铜管内壁是光滑表面,冷却水在其中流动时,因为流体的粘滞作用使靠近管壁部分的水的流速降低,越接近管壁其流动状态越接近层流,使水的对流换热效率大大减小,实际上流过铜管截面上的水流,只有很小部分参与了换热,因此铜管内壁光滑的情况下冷却水对于铜水套的换热效果很不理想。而铜水套主要依靠流经管内的冷却水带走其在炉内获得的热量而保证其正常的工作,所以冷却水的换热效率是铜水套应用的重要的性能指标,冷却水不能将热量有效带走将影响铜水套本身和其工作部位的炉衬材料的服役寿命,从而影响整个熔炉的大修寿命和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铜水套,采用内壁光滑的铜管铸造的铜水套,因铜管内壁光滑,冷却水对于铜水套的换热效果很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铸造铜水套,主要内容为 :包括基座、换热管、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采用铜材,所述换热管浇铸在基座内,换热管采用铜管,换热管内壁上设有凸起,换热管内壁上的凸起为螺纹,使得换热管为内螺纹铜管,换热管在基座内入口和出口分别为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底部设有两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位于基座上的凸台处。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内螺纹铜管增加了铜管内部的换热面积 ;2、内螺纹铜管改变了铜管内部的几何形状,由于螺纹的存在使冷却水在管内的流动更接近与紊流状态,增加水流的换热效率 ;3、由于齿型的原因,可以有效地刺破液面张力形成的液膜,减薄液膜厚度降低热阻。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
1- 基座,2- 换热管,3- 介质入口,4- 介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见附图 1,一种铸造铜水套,包括基座 1、换热管 2、介质入口 3 和介质出口4,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 1 采用铜材,所述换热管 2 浇铸在基座 1 内,换热管 2 采用铜管,换热管2内壁上设有凸起,换热管2内壁上的凸起为螺纹,使得换热管2为内螺纹铜管,换热管2在基座 1 内入口和出口分别为介质入口 3 和介质出口 4。
优选的,所述基座 1 底部设有两凸台。
优选的,所述介质入口 3 和介质出口 4 位于基座 1 上的凸台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荣,未经杨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4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