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水泵电机轴承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5419.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吕德刚;王吉涛;陶大军;王立坤;肖芳;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N7/14 | 分类号: | F16N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 电机 轴承 润滑 系统 | ||
本发明涉电机轴承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水泵电机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电机轴端、轴承、底座轴端盖和油杯,所述电机轴端下端设置有下端收缩的圆锥形开口,圆锥形开口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板,电机轴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位于螺旋板的上方,出油口的出口连接有存油腔,轴承位于存油腔的下端,螺旋板内套接有贮油管,底座内设置有贮油池,的电机轴端插入贮油池内,贮油池通过管路连接有油杯,对轴承提供充分的恒定的润滑,可以在保证轴承润滑的情况下将过量的润滑油送入贮油管,以减小过量润滑油造成的冲击,通过油杯进行补充,保持液面稳定,从而保证供油量不变,进而达到供油量的动态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电机轴承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水泵电机轴承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转动轴与壳体连接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轴承连接,由于电机主轴的高速转动往往产生很大的离心力,润滑油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往往在油池中产生中间凹陷两侧凸起,截面为U形的油面,由此往往造成轴承在润滑过程中润滑不均匀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利用离心力使润滑油贴近侧壁,并通过管路将润滑油引导至轴承的方式,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电机主轴的转速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和转速成正比,导致润滑油量与转速成正比,而抽水泵的电机轴承在电机转速不断改变的过程中需要恒定的润滑油量来保证润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抽水泵电机轴承润滑系统,通过向轴承提供过量的的润滑油,保证轴承上方的存油腔保持满油状态,进而保证了抽水泵电机轴承的恒定润滑油供给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抽水泵电机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电机轴端、轴承、底座轴端盖和油杯,所述电机轴端下端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内设置有下端收缩的圆锥形开口,圆锥形开口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板,螺旋板上端的外径大于下端的外径,且螺旋板下端的径向宽度小于上端的径向宽度,所述电机轴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出油口位于螺旋板的上方,所述出油口的出口连接有存油腔,所述的轴承位于存油腔的下端,所述螺旋板内套接有贮油管,贮油管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内设置有贮油池,所述的电机轴端插入贮油池内,且电机轴端与贮油池底部留有间隙,所述贮油池通过管路连接有油杯。
进一步地,所述油杯下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连接贮油池另一端连接至贮油管。
进一步地,所述油杯的下端与贮油池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油杯的上端高于贮油池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端内部出油口的上方设置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边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电机轴下端设置有圆锥形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螺旋板,轴承的上方设置有存油腔,由此结构可以在电机轴的转动下,向存油腔提供过量的润滑油,保持存油腔的充满状态,从而对轴承提供充分的恒定的润滑。
2)本发明在电机轴端内部设置有贮油管,可以在保证轴承润滑的情况下将过量的润滑油送入贮油管,以减小过量润滑油造成的冲击。
3)本发明的贮油池连接有油杯,当电机轴端转动时,大量润滑油进入螺旋板和存油腔使贮油池液面下降,通过油杯进行补充,保持液面稳定,从而保证供油量不变,进而达到供油量的动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抽水泵电机轴承润滑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轴端;2-轴承;3-底座;4-轴端盖;5-油杯;6-螺旋板;7-出油口;8-存油腔;9-贮油管;10-贮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型钢柱的一体板墙连接体系
- 下一篇:一种汽车椅背挂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