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钢管的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6314.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齐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纳达新材料(广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55/06;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钢管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钢管的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打磨套、支撑板、推板、连接杆、套管和排渣孔,所述工作台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连接有推板,所述工作台顶部连接有若干个套管,所述套管内部套装有若干个打磨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工作台上部连接若干个套管,且在套管内部连接打磨套,使得工作中待打磨的钢管放在支撑板上部,钢管一端插入套管内部,连接杆带动推板运动,推板向套管一侧运动,推动钢管进入套管内部,打磨柱将钢管外部的锈迹除去,杂质从排渣孔掉落排出,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钢管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 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 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建筑方面钢管的用量越来越多,为了使钢管在使用时更加牢固,不易生锈损坏,常用打磨装置进行打磨,现有的用于建筑钢管的打磨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建筑钢管的打磨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建筑钢管的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打磨套和推板,所述工作台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连接有推板,所述工作台顶部连接有若干个套管,所述套管内部套装有若干个打磨套。
优选的,所述推板一端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套管外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渣孔。
优选的,所述推板与套管呈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工作台上部连接若干个套管,且在套管内部连接打磨套,使得工作中待打磨的钢管放在支撑板上部,钢管一端插入套管内部,连接杆带动推板运动,推板向套管一侧运动,推动钢管进入套管内部,打磨柱将钢管外部的锈迹除去,杂质从排渣孔掉落排出,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打磨套;3、支撑板;4、推板;5、连接杆;6、套管;7、排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建筑钢管的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打磨套2和推板4,工作台1一端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一端连接有推板4,工作台1顶部连接有若干个套管6,套管6内部套装有若干个打磨套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推板4一端连接有连接杆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套管6外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渣孔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推板4与套管6呈垂直设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中待打磨的钢管放在支撑板上部,钢管一端插入套管内部,连接杆带动推板运动,推板向套管一侧运动,推动钢管进入套管内部,打磨柱将钢管外部的锈迹除去,杂质从排渣孔掉落排出,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纳达新材料(广西)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纳达新材料(广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6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SUKFNN算法的铝电解工耗模型构建方法
- 下一篇:自动上下料的探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