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571.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如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嘉中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复合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泥85‑100份、掺和料20‑30份、粗骨料10‑25份、选矿废石15‑35份、陶粒砂10‑15份、酚醛纤维18‑25份、聚乙稀醇缩丁醛10‑20份、水玻璃20‑25份、木质素磺酸钙10‑15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复合膨胀剂5‑10份、稳定剂8‑15份和水适量。本发明采用水泥、掺和料、粗骨料、选矿废石、陶粒砂、酚醛纤维、聚乙稀醇缩丁醛、水玻璃、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酰胺、复合膨胀剂、稳定剂有效配比,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混凝土温度、干缩等非结构性原因造成的表面、内部裂缝,该混凝土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抗渗性能,安全性能好,防水性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强化成为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高强混凝土的强度逐渐提高,性能不断完善,并且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建筑结构的复杂化、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强混凝土已无法满足建设需要,超高强混凝土将成为混凝土发展的最主要趋势。世界各国均开始对超高强混凝土进行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
超高强混凝土是一种良好的结构材料,它拥有极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久性能,可以有效的减低结构自重、增大建筑使用空间,并且相较于其他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对于超高强混凝土的需求也在逐步的增长。随着现代建筑向着高层化、大跨度、轻量化,环境恶劣地区发展(寒冷地区、盐碱地区)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展研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改善普通混凝土的保温性能差的不足,建筑内/外围结构需要增设保温层。传统保温材料为有机保温材料,其制作时对环境污染严重,并且易燃、易老化、耐久性差,各地保温建筑工程屡屡发生火灾事故,有机保温材料在火灾时很快就会熔化,烟雾大、毒性大,很难扑救,危害严重。不解决墙体保温材料的防火安全问题,我国的建筑节能工程将具有重大火灾隐患,这使得无机保温材料取代有机保温材料成为历史发展及科技进步的必然。2009年9月20日公安部和住建部联合颁布公通字[2009]46号文《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对民用建筑墙体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级别及防火构造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规定,民用建筑的整体外墙必须采用A级不燃保温材料,市场迫切需要既节能、又具有阻燃等高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制品及其系统。
泡沫混凝土作为新型的无机防火保温材料,普遍存在密度大,强度低以及保温性不及有机材料等缺陷,但是综合相比,它仍然是有机易燃材料的最佳取代品。目前,泡沫混凝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主要是由于干密度和抗压强度问题。因为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指标是相互对立的,是矛盾的统一体。而国内主要的研究是重点解决在降低泡沫混凝土干密度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提高其抗压强度,以及平衡泡沫混凝土的其他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用复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泥85-100份、掺和料20-30份、粗骨料10-25份、选矿废石15-35份、陶粒砂10-15份、酚醛纤维18-25份、聚乙稀醇缩丁醛10-20份、水玻璃20-25份、木质素磺酸钙10-15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复合膨胀剂5-10份、稳定剂8-15份和水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嘉中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嘉中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