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盐三价铬镀铬电镀液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922.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良;叶金堆;林珩;郑子山;李巧云;陈棽;陈焰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南师范大学;宏正(福建)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06 | 分类号: | C25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盐 三价铬 镀铬 电镀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酸盐三价铬镀铬电镀液及其应用方法,由于在含有硫酸铬和导电盐的基础电镀液中,添加胺化合物和含氮、含硫、炔醇等有机化合物作为光亮剂;添加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以稳定镀液中的三价铬;添加聚醚、聚醇类等物质为表面活性剂;添加低碳链物质络合剂如草酸、丙酸、氨基乙酸、丁二酸等以络合三价铬离子,大幅度促进三价铬络合离子的阴极还原,并以此提高镀液对杂质的容忍能力和稳定性;光亮剂和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促进三价铬离子的阴极还原,配合恰当的工艺加工参数,更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各组分的反应效果,能够确保镀层具有优异的外观、形态、结构、结合力及抗腐蚀能力,不会出现针孔、条纹等表面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盐三价铬镀铬电镀液。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镀铬技术在电镀过程中,由于三价铬还原电位很负,还原过程中伴随激烈的析氢反应,会导致镀层产生针孔、条纹现象,而且电流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酸盐三价铬镀铬电镀液及其应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硫酸盐三价铬镀铬电镀液,电镀液由以下成分物质混合而成:主盐25-80g/L、导电盐40-150 g/L、光亮剂0.05-1.15g/L、稳定剂0.2-6g/L、表面活性剂2-10g/L、络合剂30-100g/L,其余为水。
优选地,电镀液由以下成分物质混合而成:主盐60g/L、导电盐120g/L、光亮剂0.75g/L、稳定剂2g/L、表面活性剂8g/L、络合剂60g/L,其余为水。
具体的,所述主盐为硫酸铬。
具体的,所述导电盐为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钾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
具体的,所述光亮剂为聚乙烯亚胺、联吡啶、2-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咪唑、碘化四异丙铵、丙炔醇、丁炔醇、丁炔二醇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
具体的,所述稳定剂为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
具体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醚和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的混合物。
具体的,所述络合剂为丙酸、氨基乙酸、丁二酸、乙酸、草酸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硫酸盐三价铬镀铬电镀液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镀液配制方法为:取三分之二配制体积的去离子水,加入主盐、导电盐和络合剂,加热、搅拌、溶解,82-96℃恒温1.5小时以上,再加入光亮剂、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用20%硫酸或20%氢氧化钠调整溶液pH值2.8-5.3后,补充去离子水至规定体积;
2)将待电镀零部件按下述工序清洁干净:水砂纸打磨-超细抛光-化学抛光-TOS处理液处理-去离子水洗;
3)将清洗后的工件带电下入镀槽,控制镀液的温度为33-65℃,并以工件为阴极,以惰性电机为阳极,并控制电流密度为2.7-12A/dm²、电镀时间为60-90s进行电镀铬;
4)将电镀好的工件捞出,热风吹干即可。
优选地,所述镀液pH值为4.4。
优选地,所述镀液温度为52℃。
优选地,所述电流密度为10A/d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师范大学;宏正(福建)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闽南师范大学;宏正(福建)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