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向且吸附式绕接盘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926.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钱明华;蔡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浦灵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14 | 分类号: | B65H75/14;B65H7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吸附 式绕接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向且吸附式绕接盘,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自动化的广义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在形式方面,制造自动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代替人的体力劳动,代替或辅助人的脑力劳动,制造系统中人机及整个系统的协调、管理、控制和优化。在功能方面,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仅仅是自动化功能目标体系的一部分。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多方面的,已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在范围方面,制造自动化不仅涉及到具体生产制造过程,而是涉及产品生命周期所有过程。
现有的绕接机用绕接盘在绕接时其不能实现导向与吸附,其绕接时准确度低,且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向且吸附式绕接盘。
本发明的一种导向且吸附式绕接盘,它包含绕接盘体、挡板、加强圈、吸附管、导向片;绕接盘体的内中部设置有穿接孔,且穿接孔内安装有加强圈,所述绕接盘的两侧壁上均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挡板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导向片,所述绕接盘体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吸附孔,且吸附孔与加强圈贯通,所述吸附孔内安装有吸附管。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片为中部凸起的弧形板。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圈为铜套。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为弹性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吸附式绕接,且能实现导向,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视图。
图中:1-绕接盘体;2-挡板;3-加强圈;4-吸附管;5-导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及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绕接盘体1、挡板2、加强圈3、吸附管4、导向片5;绕接盘体1的内中部设置有穿接孔,且穿接孔内安装有加强圈3,所述绕接盘1的两侧壁上均安装有挡板2,且挡板2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挡板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导向片5,所述绕接盘体1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吸附孔,且吸附孔与加强圈3贯通,所述吸附孔内安装有吸附管4。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片5为中部凸起的弧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圈3为铜套。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2为弹性挡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加强圈3实现快速套接,且能经过加强圈3实现抽气,使得在绕接时,能实现快速吸附,其使用方便,且在绕接时,通过导向板实现初次导向,且经过导向片5实现二次导向,其使用方便,操作简便,能节省时间,且在吸附时,经过吸附管实现快速吸附,能提高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浦灵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浦灵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