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双柱内串石墨化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9317.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江;马铭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炭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2 | 分类号: | C04B35/52;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臧广维 |
地址: | 132002***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石墨化 双柱 焙烧 母线连接 生产组织 送电曲线 质量稳定 保压 产能 出炉 单炉 卸压 压顶 装炉 冷却 送电 能耗 停电 移交 生产 | ||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双柱内串石墨化生产方法,其特点是:步骤如下:焙烧品进料;装炉;母线连接和加压顶推;按送电曲线送电;停电、保压和卸压;冷却;出炉;移交。实现了产量高、能耗低、质量稳的目标,具有生产组织顺畅、操作简便易行、产品质量稳定、单炉产能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焙烧石墨电极的生产,是一种用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双柱内串石墨化生产方法,专用于φ550/2410超高功率电极在内串石墨化炉的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国内各炭素厂内串石墨化炉的结构、尺寸以及变压器配置各不相同,在装炉方式及工艺参数控制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炭素行业在内串石墨化炉生产大规格电极产品时,多采用相对保守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更偏重于产品质量稳定而忽略了对单炉产量的追求,但随着炭素制品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产量高、能耗低、质量稳已经成为了内串石墨化技术发展的趋势。本发明正是在这种技术发展的趋势下应运而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双柱内串石墨化生产方法,在保证产品各项指标的前提下,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目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用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双柱内串石墨化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它所用设备为内串石墨化炉,包括焙烧品进料、装炉、母线连接和加压顶推、送电、停电、冷却、出炉和移交,具体如下:
1)焙烧品进料;
2)装炉;
3)母线连接和加压顶推;
4)送电,通过功率曲线控制实现对温升的控制;
5)停电、保压和卸压;
6)冷却;
7)出炉;
8)移交。
所述内串石墨化炉内的压力为5.5MPa。
所述步骤2)的装炉方式是:在炉室内对应设置两个导电电极,所述两个导电电极的端头均分别并排固连两个石墨质接长块,然后在对应的石墨质接长块之间依次设置焙烧品电极,导电电极端头与石墨质接长块之间、石墨质接长块与焙烧品电极之间和相邻的焙烧品电极之间均分别设置石墨垫片,形成纵向串接的电极柱。
所述步骤4)的送电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送电起始时将计算功率设定为3135-3465KW之间,第一个小时通过送电装置向石墨化炉内均匀送入3254-3596KWH的电量,该时段功率上升238-263KW使计算功率达到3373-3728KW;
(2)第二个小时在前一小时的基础上,石墨化炉内均匀送入3515-3885KWH的电量,该时段功率上升285-315KW使计算功率达到3658-4043KW;
(3)第三个小时在前一小时的基础上,石墨化炉内均匀送入3848-4253KWH的电量,该时段功率上升380-420KW使计算功率达到4038-4463KW;
(4)第四个小时在前一小时的基础上,石墨化炉内均匀送入3729-4121KWH的电量,该时段功率下降618-683KW使计算功率达到3420-3780KW;
(5)第五个小时在前一小时的基础上,石墨化炉内均匀送入3477-3843KWH的电量,该时段功率上升114-126KW使计算功率达到3534-3906KW;
(6)第六个小时在前一小时的基础上,石墨化炉内均匀送入3596-3974KWH的电量,该时段功率上升124-137KW使计算功率达到3658-4043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炭素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炭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