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9753.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肖金标;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26 | 分类号: | G02B6/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等离子 效应 辅助 波导 te 模检偏器 | ||
1.一种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该检偏器由下至上依次为硅基衬底(7)、掩埋氧化层(8)、检偏部件(14)和上包层(9),其中掩埋氧化层(8)生长于硅基衬底(7)的上表面,上包层(9)覆盖掩埋氧化层(8)的上表面,检偏部件(14)水平生长于掩埋氧化层(8)的上表面,并被上包层(9)覆盖;
所述检偏部件(14)包括输入光信号的输入波导(1)、过渡波导A(2)、直通波导(3)、过渡波导B(4)、输出波导(5)和右路直通波导(6);
过渡波导A(2)连接输入波导(1)与直通波导(3)的一端;直通波导(3)的另一端连接过渡波导B(4);过渡波导B(4)连接输出波导(5);
右路直通波导(6)与直通波导(3)长度相同且对齐摆放;
直通波导(3)为非对称硅基槽式波导;输入波导(1)和输出波导(5)为对称硅基槽式波导;过渡波导A(2)和过渡波导B(4)为宽度渐变型硅基槽式波导,右路直通波导(6)为混合等离子波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右路直通波导(6)与直通波导(3)之间的距离为0.05~0.4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硅基槽式波导的结构为横向三明治结构,其中左右两层是硅波导层,两层硅波导层的中间部分为低折射率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波导的结构为三明治结构,其中底层是硅波导层,上层是金属覆盖层,底层与上层的中间部分为低折射率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折射率材料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或氮化硅,所述的金属覆盖层的金属材料为波长1.55μm情况下介电常数虚部值大于40的高损耗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电常数虚部值大于40的高损耗金属为铬、铝或锌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对称硅基槽式波导与混合等离子波导的尺寸满足以下条件:
1)非对称硅基槽式波导与混合等离子波导的TE模有效折射率实部相差大于0.3,相位失配;
2)非对称硅基槽式波导与混合等离子波导的TM模的有效折射率实部接近,相差小于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基衬底(7)为标准尺寸的硅晶元,所述的掩埋氧化层(8)是在硅基衬底(7)上热生长的二氧化硅材料,所述的上包层(9)的材料为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空气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等离子效应辅助的槽式波导TE模检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掩埋氧化层(8)的厚度为2~3 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97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水稻抗旱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下一篇:音频播放方法、设备及系统